又一夜失眠

昨天晚上9点半睡觉,大概10点钟睡着,到1点钟醒来上个厕所后再也睡不着了,尝试做了会冥想,发现脑子异常清醒和兴奋,做冥想的时候感觉脑子在不断的切换各种画面,即使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地方,也不能阻止大脑的异常兴奋,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就是各种想法画面涌向大脑。挣扎了这一个半小时,算了,不睡了,起来罢了。

真是特别怀念能睡一晚囫囵觉的时候,哎。

今天恰好是3月的第一天,也刚好是我辞职的一个月,这一个月来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可能因为之前也一直是在家办公,所以生活时间上,生活规律上没有大的变化。不过值得高兴的一点就是咳嗽基本上快好了,不知道是因为不工作压力减小,免疫力恢复,还是因为尘螨治理有效,还是因为气温逐渐回暖,也许是三者皆有,不清楚,反正恢复了就好。另外有一点明显感觉到的变化,就是精力恢复了,感觉就是没那么困了,每天想干的事情变多了,入睡时间也不像之前那么早了,以前是下班吃完饭后8点钟就想睡觉了,现在吃完饭后大概6点多,到9点多才想睡觉。随着精力恢复,已经开始健身了,2月份健身5次,一共消耗1400千卡能量。

2月份生活上没有什么太大改变,每天依然是做饭+看书+锻炼+炒股的生活,距离宝宝出生还有1个月,时间越来越近,就越感觉没有准备好,做一件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逐渐的有点紧张感。而且随着宝宝出生,可能真的要切换角色状态了——开始做一个全职奶爸了。为什么现在还不能确定的说,将来我就要做全职奶爸,第一点就是父母那边,虽然说我要尽量和父母保持距离,避免他们继续给我产生负能量,但是毕竟是父母,是亲情,我没理由直接拒绝他们来帮我看小孩,所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不断的来沟通商量。第二点就是经济方面的考虑,如果股市真的不太行,那可能我还得去打工挣钱去。所以各方面的取舍,现在还不能确定。。。

说到股市,2月份是真的惨,策略回撤3.2%,实盘回撤4.2%。策略回撤小的原因是做了点优化,要是按优化之前的,基本上和实盘回撤差不多。其实2月份就那几次买入,第一次科创50亏了0.8%,第二次创业板亏了0.7%,第三次创业板赚了0.7%,第四次创业板亏了3.5%,优化后的策略在第二次创业板买入是从亏0.7%到赚0.7%,所以比实盘能好1个点。最主要的回撤发生在第四次买入创业板,那天买入后跳水,反正是挺惨烈的,但是没办法,只能接受。本月的话跑输沪深300,跑赢创业板50,因为策略主要还是做创业板,所以跟创业板相关性更大点。

其实我是一个风险厌恶的人,股市对于我来说,特别是这种短线投机,我是不喜欢的,不论你再怎么控制,也避免不了股市起伏对自己内心的波动,这样就很难做到内心的平静。我现在将炒股软件安装在另一个手机上,只有需要操作的时候我才会去看盘,操作,其余时间使用另一个手机,尽可能的避免无尽的盯盘,以及盯盘带来的无谓内心波动。但是嘛,人性总是好奇未知的东西,总是有时候难以忍住,没事的时候看一眼。有了交易系统,其实真的没必要看盘,首先是看盘毫无作用,并不会影响走势,其次是不需要看盘,交易系统该怎么操作都是有提醒的。以后还是要尽量去控制,避免在这一方面消耗精力,因为消耗了也没有任何用处。

理想中的FIRE不是这样子的,即使做投资应该也是长线持有的,无视短期波动,当然如果你乐意,可以做短线投机,但是原则是即使你不做短线投机,也有足够的被动收入以供生活,所有你做的事情,都是你主动选择的,而不是不得不做,这才是理想的FIRE。

这段时间我也在回忆和思考我的人生,我在想为什么我会处于当前的这么一个境地,当然了这个境地是好还是不好,没有这么绝对,因为当前的处境也许就是你人生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你的所有经历促使成了你的性格和三观,而面临每一次选择的时候你的性格和三观大概率就已经决定了你的选择。我把我的人生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性格和三观养成期,第二部分就是各种选择的决策期。性格和三观养成期对应上大学之前,因为在这之前你没有可以真正做选择的事情,没办法选择家庭环境,没办法选择生活环境,上学也是按部就班,朋友也就是那么个小圈子,这个时间就是各种外部因素对性格,三观的塑造和影响。决策期对应上大学之后,特别是工作经济独立之后,这时候面临的很多选择都是需要我独立来做的,当然有的人不一样,可以更多的依赖家庭甚至家族,我没办法,只能是我自己做,而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是基于第一部分塑造出来的性格和三观。比如对于我来说比较大的选择有:选择读博,之后又选择退学去做编程,选择对象,选择是否要娃,选择辞职做全职奶爸等等,其实现在想想,这些选择如果能够重来我会怎么选,感觉大概率还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两部分的衔接点,这个衔接点就是上大学选学校和专业,不过不幸的是高中时期的我对这些专业一点都不了解,甚至到大学期间都有很多误解,比如计算机专业,我一直以为它是主要研究硬件的,所以在大一转专业的时候我没有把握住,大一的时候其实我就一直在看算法。高三的时候我唯一知道我喜欢的专业就是天文学,当时目标就是南京大学的天文学专业,无奈高考发挥不够,平时670分左右,高考只考了633,差异主要在理综的物理几道大题,全都是思路对,最后算错了,扣了一半的分数,差不多就是二三十分。最后填志愿的时候是听从我爸的意见,所填的六个专业都是发动机相关的,我爸认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不太行,将来肯定会大力发展,然后我毕业后的工作也已经计划好了,那就是去西飞,至于这样的安排好吗?看起来也还不错,但是我确实不太喜欢。学校的话,当时我特别喜欢下雪的地方,所以想去哈工大,但是我妈又觉得太远了,所以最后选择了西工大。

这个衔接点对我来说影响确实很大,因为只有到学到专业课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这个专业到底是干嘛的,而大一大二的公共课大部分工科专业其实都差不多,我就是在大四做毕设的时候才知道我究竟喜欢做什么,但是已经晚了。所以对我来说,这个衔接点基本上决定了我后面的路就不会太顺利。衔接点的这个选择只是诸多选择的一个,但是它是第一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像树干的第一个分叉一样,看起来普通,但是其实是至关重要的。

我在这里也并不是抱怨父母给我人生第一个选择的决定,我理解他们的考虑,也认为这是一个普通家庭能给孩子的不错的选择,但只是他们忽略了我的需求,忽略了和我的沟通,其实这一点从小就看出来了,如果他们能多和我沟通,平静而且耐心的沟通,我的性格也不会是这样自卑,缺乏安全感了。但是这一切都已成过往,我现在思考这些,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想治愈自己的心灵,另一个就是我要吸取教训,在我的小孩教育上要特别注意。

代际创伤理论提出者心理治疗师莫雷·鲍恩认为:家庭创伤经历会塑造一代人的价值观、想法和体验的模板,这个模板会潜移默化地不断传递给下一代。我们要么像父母认同,要么拼了命要成为和父母不一样的人。

所以,为人父母者要觉察到自己身上的代际创伤,好好疗愈自己修炼自己,让很多代际创伤的痛苦终结在自己这一代,不要继续去祸害下一代,而美好的健康的模式则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我现在越发觉得这一段时间的休息是必要的,我已经在心灵里忍受这些不好的东西太长时间了,如果再久不管可能真的会让我崩溃掉。

杀死一只知更鸟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是因为读书能让我进入到另一个世界,感觉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感动,或悲伤,总之能让我忘记当下的生活,这也许是一种逃避,但是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解放。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要成为阿迪克斯这样的好爸爸,这本书告诉我们父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要坚守什么样的原则。

正义,尊严,尊重,教育,高贵。

坎坷之路,终抵星空~

image.png

止盈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目前的止盈系统的原理是固定了一个止盈参数,这个止盈参数包含了两个值,一个值是止盈收益率,也就是说,在(收盘价*止盈收益率)>成本价的时候,按照(收盘价*止盈收益率)价格卖出,第二个值是止盈比例,是说在卖出的时候卖出多少比例的股份,第二个值现在一般固定为100%。

能卖尽卖

这种方案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按照止盈收益率来卖出,因为设置的有点高,很可能卖不出去,所以后来进一步优化,提出了能卖尽卖方案,该方案集中的点在溢价上,因为ETF价格相比IPOV(净值)会有一些溢价,有时候是溢价,有时候是折价,而在确定第二天的卖出价格的时候,尽量使用折价——以保证价格挂的低些,这样更容易卖出去。

另外在买入的时候可能比策略发信号的价格高,这样第二天挂止盈单的时候价格也会偏高,这时候会选择用策略买入价格来算,而不是实际成交价。

总之,思路就是尽可能保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第二天可以挂出止盈单,而且尽可能往低了挂,在这一系列的调整下,回测收益率有小幅的提高。

进一步优化

这段时间创业板50的极端拉胯,导致回撤进一步增大,而且经常出现擦肩而过然后卖不出去的情况,紧接着就是发出卖出信号,导致亏损。

所以这段时间进一步的思考了下止盈系统

其实仔细想想,在第二天挂止盈单的时候,挂在止盈收益率的这个价格上和挂在平盘(前一天收盘价)上,似乎差异并不大,反倒是挂在平盘上更容易卖出去。如果挂的高能卖出去,那么挂的低的价格肯定能卖出去。而挂的低的价格卖出去,挂的高的价格不一定能卖出去。因为系统还有一个设置就是如果第二天收盘价大于成本价,那么就以收盘价卖出去。这一点的设置保证了,不论挂高挂低都是有一个托底。如果挂的高没卖出去,在收盘价盈利的情况下肯定能卖出去,如果收盘价亏损——那可以想象这一天是个啥行情。。所以综合来看还不如挂的低来的靠谱

基于这个思路,可以将上车后的情形分为可以挂止盈单和不能挂止盈单,可以挂止盈单的挂的价格越高,卖出的概率越低,挂的价格越低,卖出的概率越高,这两种情况收益率都很小,其实这是一个数学期望的问题,所以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一个点。不能挂止盈单的,那就不挂了,很简单。

从代码上梳理逻辑,对应其实就是以下两种情形:

  1. 收盘价大于成本价
  2. 收盘价小于成本价

下面分别论述

收盘价大于成本价

这时候会挂止盈单,那么从成本价起步,挂哪个价格合适呢。

挂的价格越高,卖出的概率越低,挂的价格越低,卖出的概率越高,这两种情况收益率都很小,其实这是一个数学期望的问题:盈利比例X挂单价格的概率

所以可以在代码上设置这样一个变量,来循环遍历看哪个参数最优

挂单价格出现的概率

可以预见的是挂单价格越低出现的概率越高,比如相比收盘价-10%肯定是100%出现,相比收盘价10%肯定是0%出现,而出现在收盘价周围的价格比例应该是最高的,有没有觉得这像数学中的一种分布?对,就是正态分布,中间大,两头小。

而且相比于正态分布来说,这个分布应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曲线可能不是那么平滑,也就是说在两边可能会出现断层,那么我们优化的目标就很简单了,找出中间那部分——概率最高的部分,选择比收盘价高的那个点,就是挂单价格的最优解。这样,挂单价格最高,挂单价格出现概率也高,那么数学期望就高,也就是止盈收益最大。

每一个标的在发出买入信号后,而且当天收盘价大于成本价,第二天的价格概率分布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每个标的分别统计,然后最终看看是否有统一性。如果没有,那么需要每个标的单独处理。

收盘价小于等于成本价

这里相比上面那种情况要简单,但是需要考虑的是成本价小于收盘价多少的时候我们需要挂卖出单,而挂卖出单的价格是固定的,就是保本出。至于为什么选择保本出,在文中一开始就论述过了,挂个保本出和挂多零点几其实差异不大,而卖出去和卖不出去差异比较大。

那这里我们只要设置一个变量,循环去跑一遍,找收益最大的那个值就可以了。

根据这个原则,筛选了一遍,貌似还真是现在的止盈参数是最佳的,在各个标的上表现都还可以。

代码

选择价格的代码其实很简单,sell_rate对应收盘价大于成本价的止盈盈利率,change_rate对应收盘价小于等于成本价的差多少卖的差价率

1
2
3
4
5
6
7
8
if close_price > stock_cost_price:
profit_sell_price = max(round((close_price * (100 + sell_rate)) / 100, 3), stock_cost_price + 0.001)
else:
change_price = round((close_price * (100 + change_rate)) / 100, 3)
if change_price < stock_cost_price:
continue
else:
profit_sell_price = stock_cost_price + 0.001

回测

虽然看起来上面两种情况是独立的,但是其实其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搞了个双重循环,来寻找最佳的参数点。跑了一遍发现,每个标的其实不太一样,但是差的也不多,所以最后那就每个标的挂止盈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参数吧。

下面是新的止盈策略和之前的收益率的比较图,可以看出来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提升

image.png

身体开始恢复

辞职在家已经20天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压力骤然消减,感觉生活变得轻松,变的慢起来了。

身体也在逐渐的恢复,咳嗽已经基本控制了,感觉就差临门一脚,就好了,这个临门一脚我猜就是气温的逐步回升。

过敏

前段时间检测过敏原显示对尘螨,鸡蛋和花生过敏,回家之后就开始集中经历治理灰尘,螨虫,以及戒食鸡蛋。说真的,以前真的也是不注意,家里灰大的很,就连经常用的工作桌,显示器啥的都好多灰尘,地板上也是。最近就花时间经常清扫,拖地,然后床单被罩全部清洗一遍,买了小米的除螨仪,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吸一遍,然后空气净化器也一直开着。说真的,数码产品不知道买什么,就买小米的,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性价比很高。饮食上就戒食鸡蛋,没有戒食花生的原因是还有半桶花生油没有吃完,就等吃完再说吧。

鸡蛋和花生都是轻微过敏,但是也需要戒除的原因就是轻度过敏也会引起免疫系统的能量消耗,直观在身体上的体现可能就是身体疲惫,精神萎靡。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都戒除一段时间,看看身体的变化。

另外,这个过敏原测试有缺陷就是如果没有接触过某些物质,身体没有对应抗体,那么这个测试就检测不出来的。我猜我对虾也过敏,因为最近吃了一次虾,洗虾的时候手上就出了寻麻疹,而上次测试没有检测出来对虾过敏,因为检测之前没有吃过虾,具体时间范围多久,我也不清楚了。它只能检测出来当前过敏的那些东西产生的抗体。

过敏原测试也没办法检测是否对冷空气过敏,我猜我这个呼吸道过敏应该主要是对冷空气,当然灰尘,尘螨也会加重呼吸道的炎症反应,所以还是需要格外注意。

睡眠

月初的时候,每天晚上10点睡觉,有可能11点多就醒来,有可能1点多醒来,有可能3点醒来,也可能这几个点都会早醒,而且3点之后的睡眠就是那种似睡非睡,导致白天非常疲惫。而且早醒后,很大概率继续入睡是非常困难的,比如11点醒来之后,可能挨到一两点才能勉强入睡。

现在睡眠也逐渐恢复正常了,现在10点睡觉,到晚上1点多醒来,醒来后也能很快入睡,睡到早上6点醒来。这样至少睡眠算是够了,当然如果能睡一个囫囵觉的话,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一觉醒来大天亮,爽。

至于睡眠问题是什么导致的,我猜是因为压力太大,现在不工作了,工作带来的压力已经如云烟散去了,但是毕竟重压之下时间太久,身体恢复也需要很长一个过程。

这块今年的计划是练习冥想,释放压力,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看。

健身

昨天开始把健身恢复起来了,主要还是因为不太咳嗽了,而且感觉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如初了。前段时间感觉有点怕冷,稍微少穿一点衣服就感觉要感冒的样子,新冠的后遗症还是有点强的。

昨天健身了40分钟,主要就是有氧运动——打拳,就这么一点运动量,今天手臂,胸部就开始酸疼了。。。哎,3个月没锻炼了,太弱了。

后面的计划就是先坚持每天有氧运动1个小时,然后后面增加持续的肌肉训练。

体重上的目标:今年减肥5kg,把肚子减下去。

其他

最近写的文章很多,基本上一天一篇,在家后除了做饭,空闲出了很多时间看书,思考,也有很多时间来写作。我呢,其实想法很多,想做的事情也很多,没事就想把这些想法记下来,然后逐一践行,真的挺有意思的。

其他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心理状态,我觉得我这些病根子还是在我的心理,自卑,胆小怯懦,没有安全感,这和我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小时候,基本上是我和我妈相依为命,但是我妈呢脾气也挺大的,然后我爸脾气也暴躁,在家的那段日子又经常和我妈吵架,所以导致我很没有安全感,另外加上父母经常的批评我,所以我就有点自卑。哪怕是现在,回家面对父母,我都觉得很压抑。哎,现在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说是知道病根,尽量去修复吧。

但是心理的治愈真的挺难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能说是想办法吧。

加油加油~

策略回撤分析

看了下创业板50主要回撤的时间和区域,2021年,2022年,2023年都有,但是主要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大概情况如下

回撤

20210604~20210607 回撤-2.32%

image.png

20220124~20220127 回撤-3.3%

image.png

2022年下半年 分别回撤-5.1%,-2.28%,-4.23%,-3.5%

image.png

对应曲线分别为下面这几个地方

image.png

分析

也就是说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稳定增长的,但是偶发的几次行情拉胯就会导致整个收益率曲线的大幅下降。

而且在回撤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买入后不涨,甚至大跌,这种情况不论做不做止盈都是一样的

那么是不是不做止盈会更好呢,参见下图:

image.png

绿色为止盈后的曲线,红色为不止盈的曲线

可以看到,很多标的上绿色明显大幅超越红线,虽然红色曲线在有的地方会超过,但是绿色曲线也还算表现可以。

所以综合来看,还是止盈来的好。

虽然说止盈版本可能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回撤,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它过滤了大部分回撤。

那么现在问题主要集中于如何规避这些回撤?

按趋势值来看,确实没办法避免买入这一操作。

那加入止损如何呢?

加入止损回测之后,发现并没有有什么增益效果,反倒是有一些负作用。

时间段

可以看出2022年10月之后,开始频繁出现回撤,那么这段时间指数走势是不是跟以往不太一样呢:

果然,指数在10月之后开始了窄幅震荡,窄幅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还没涨呢,就开始跌了

image.png

而10月到现在的回测,也是在震荡,偏下跌型的震荡

image.png

总结

其实对这些回撤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行情低迷,成交不足,导致多头的空间减小,所以策略买入后没法止盈卖出,导致亏损。

那怎么办呢?没什么办法,继续坚持执行策略吧,可以有一些小的调整,比如多策略融合,现在就是基础策略+打野策略+格局策略,后面可能加上非止盈策略。

谈谈FIRE

其实最开始我是没有想过FIRE是靠被动收入来生活的,我理想中的是找一份远程工作,然后工作生活在一个小县城或者小镇子,我觉得这样就足够了。后来了解到可以通过控制开销,使得支出和稳定的被动收入相平衡,就实现真正的FIRE了。我这才一步一步的往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我辞职在家,当然不算FIRE,因为没有实现financial independence,首先本金不够多,其次收入只依赖股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因为股市本身具有随机性,即使按我构建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那也不能说就一定能获取稳定的回报,比如最近这个行情,我感觉是被定向狙击了。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存不存在交易圣杯的问题,交易系统会不会失效的问题。简而言之,我觉得在一定条件下是存在的交易圣杯的。至于失效的问题,本质是要看交易系统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所依赖的条件失效了吗?如果没有,那就没有失效,至于短期亏损的问题,那只能说是市场不行,毕竟短期市场存在随机性。这些后面我会再单独写一篇文章讨论一下。

那我现在为啥敢辞职在家?说实话,就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我辞职回家这已经是布局好几年的事情了,主要是为了在家带娃,由于家庭原因,我不敢也不想让父母过来带娃,辞职在家带娃也是跟媳妇商议后的一致决定。

当然辞职提前了,直接原因是身体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否则,那我肯定再坚持一段时间,好歹也是一份稳定的收入啊,在扩大的本金的同时,还能继续检验交易系统,何乐而不为。

人生真的不容易,越长大越觉得如此,可能还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来让事情变得更好,更轻松吧。现在我也佛系了,与身体越来愈差有关,与经历太多的失望有关。

FIRE基金策略——格局版

最近这几次买入,当天看着很舒服,涨幅喜人,但是第二天总出现卖不出去,然后导致亏损的情况。比如上次买入,当天收获涨幅1%,第二天直接跌1.5%,而且第二天系统发出卖出信号,不得不清仓。。。

除了这个问题,目前的FIRE基金策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单边上涨的时候很容易大幅跑输指数。最近股市关于牛市的传言甚嚣尘上,让我也有点沉不住气了。

FIRE基金策略可以在单边下跌的时候大幅跑赢指数,在震荡期可以跑赢指数,但是单边上涨时候就会大幅跑输指数,这就是策略的缺点,无可避免,鱼与熊掌岂可兼得。但是请注意,这里只是跑输,但是也是盈利的呀,只不过赚的比指数少罢了。

理论

为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我思考出了一个新策略——格局版

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目前中国股市的T+1规则,规避这个规则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账户上一直保留仓位,然后当天买入的仓位可以在尾盘卖出,其实就相当于做了个T嘛。在我这里,那就可以在账户上一直保持半仓,然后发出买入信号的时候买入另外半仓,到当天尾盘可以选择卖出半仓,就相当于T+0了。

第二个问题,那其实如果应用上面的保持半仓,自然就解决这个问题了,一直保持的仓位当然不会错过牛市咯,但是这是把双刃剑,在熊市的时候也不会错过,这不可能避免。

但是有一个缓解之法,那就是做市值和现金的动态平衡,原理很简单:

在牛市中,市值不断变大的时候,卖出一部分仓位,保持市值和现金的1:1平衡,这样会不断的抛售仓位,可以缓和在随后的大跌里的损失。在熊市中,市值不断变小的时候,可以使用现金补充一部分仓位,这样可以平滑熊市的跌幅。

回测

说了这么多,看起来挺美好的,对FIRE基金策略是一个不错的补充,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回测下看看吧:

image.png

可以看到,在宽基比如上证50,科创50,创业板50,创成长上有不错的增益效果,而在行业基上表现平平

那么原因是啥呢,我估计是因为行业基在发出买入信号的时候已经涨到当天高点了,所以即使尾盘能卖出,也基本上没收益或者是干脆负收益,所以跟FIRE基金策略差不多。。

而宽基不一样,可能一会这个涨,一会那个涨,有个时间差,所以发出买入信号之后还有不少利润空间。

那么这样的话,格局版策略就最好选择宽基吧,下面就创业板50,上证50和科创50做一个详细一点的分析,初始资金20W

创业板50

创业板50的数据从2021年1月20日开始,前一天的指数数值是2999,截至今天数值是2552,下跌14.9%,那么这半仓到现在剩余85100元

另外半仓的收益率是43.6%,那么剩余143600元

总计228700元,总收益率14.35%

2年时间14.3%,看起来并不多,平均每年7%,但是你要考虑到2022年创业板下跌了30%,那如果来一波牛市,年收益率岂不是更高。

上证50

上证50的数据从2021年3月3日开始,前一天的指数数值是3718,截至今天数值是2776,下跌25%,那么这半仓到现在剩余75000元

另外半仓的收益率是24%,那么剩余124000元

总计199000元,总收益率-0.5%

上证50在21年下跌10%,22年下跌20%,算是两年熊市了吧

科创50

科创50的数据从2021年6月10日开始,前一天的指数数值是1427,截至今天数值是1023,下跌28%,那么这半仓到现在剩余72000元

另外半仓的收益率是24%,那么剩余124000元

总计199000元,总收益率-2%

同样22年下跌30%

回测ok

总体上看,在经历了两年熊市的情况下,最终收益情况很ok啊,当然创业板50的表现要比上证50,科创50好多了。如果搭上几年上涨,就可以快速拉高收益率,不可能年年跌吧。

执行

目前看来格局版策略理论和回测都通过了考验,而且也作为FIRE基金策略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所以我打算在测试账户上执行这个格局版策略,而且只做创业板50。

格局版策略也有缺点,那就是在熊市,连续下跌的时候不能避免,所以要做好心理预期。目前创业板50的位置,经过这两年的回调,大概和2020年第四季度的水平相当,继续向下的风险已经没那么高了。

格局版策略和FIRE基金是分开的,所以不会每日更新净值,但是季度报告的时候会做一个总结说明。

现在有的策略

加上格局版策略,那现在就一共有3个策略了。

FIRE基金策略和FIRE基金策略打野版,这个是在主账号稳定执行的,对应的就是净值曲线里的FIRE基金累计净值,而策略收益率曲线只包含了FIRE基金策略的回测,所以两者曲线会有些许的出入,但是大体上是一样的。

FIRE基金格局版策略打算在测试账户上执行,不进行每日更新,只在季度报告更新情况。

螨虫过敏

今天再去医院看了下医生,本来想查查IgE指标,再让医生给开点药。不过给医生描述了一通之后,医生给开的药居然和21年的时候一模一样,医生告诉我对于过敏,药物只能起到缓解,控制的作用,没法做到除根。

她让我平时注意看对什么过敏,比如总是冬天开始咳嗽,那就注意避免接触冷空气啥的,最后给我开了一个吸入食入物变应原定量检测,说不一定准,但是可以查查。然后另一个就是提升免疫力,但是比较难。

本来不想做这个吸入食入物变应原定量检测的,价格680,但是一想这次来岂不是啥都没干,药和之前的一样,IgE也看不出来啥名堂,就只知道是过敏,所以一咬牙,做吧,惊喜的是,医保报销了一半的钱🤑

做出来结果就是对屋尘螨,粉尘螨,无爪螨高度过敏,对鸡蛋白,花生轻微过敏

擦,突然发现,电脑桌子上全是灰尘,其他地方更不必说了。。。

哎,还是要多搞卫生啊 😅

接下来的计划就是,先把过敏这个事情有针对性的控制一下,然后开始逐渐恢复健身。

另外饮食上要多注意了,鸡蛋白和花生肯定是要戒除掉了,然后健康饮食,控糖控盐控油。

小岛经济学

书中用大洋中的小岛的成长来举例说明经济社会的一步步发展,说实话,前面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契合的,因为比较简单,到后面的话就有点牵强了,所以越看越不想看。

书中大力吹捧奥地利经济学派,即自由经济主义,大力贬低凯恩斯主义。我倒是觉得没必要这么极端,所谓道,就是均衡,哪个好用就用哪个,哪个更适合就用哪个,没必要二元对立。

自由经济主义是挺好的,但是太慢了,等见效黄花菜都凉了,这就是最大的弊端。人民能等得起吗。

不过吧,适合经济学启蒙,以后这本书给小孩看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取舍,不能陷入极端。

image.png

免疫系统90天复原方案

最近这段时间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变应性咳嗽,睡眠早醒,白天疲惫,感觉到很累。咳嗽了一个月还没有好转,让我实在是有点焦心,而且这病是过敏性疾病,也就是说免疫系统可能出了问题。再加上睡眠问题,再回想了这几年的生活,我感觉是不是首先是因为睡眠不行,导致激素分泌失调,免疫系统紊乱所以导致了白天疲惫,累,以至于的上了过敏性疾病?

鉴于这些,我在网上就搜索如何提升免疫系统,找到了这本书,不到一个星期吧,看完了这本书。整体上是不错的,特别是有些观点让我对免疫系统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书中提到,临床医学有个很大的问题,在指标都正常但是人就是不舒服的时候,它无可奈何,只能等到你真正出现疾病的时候它才能治疗,但是这时候就为时过晚了。而预防医学和功能医学则相反,是通过调养的方式来构建一个更强大的身体来避免出现疾病。说实话,这有点像中医,养生了,也许殊途同归吧。

还有谈到转基因食物的时候,我以前一直以为转基因蛋白质在经过消化道不是都消化成氨基酸了嘛,怎么还可能有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不一定能消化完全,有可能人的消化系统有问题,导致蛋白质没有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而且同时伴有肠漏症,那么蛋白质就可能进入到血液里引起免疫反应,而有的蛋白质可能与人体组织蛋白结构相似,这时候就会引起分子拟态反应,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影响免疫系统的四个事情

书中主要阐述了四个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事情:

  • 食物
  • 压力
  • 消化系统
  • 肝脏

这几个部分我想可能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压力了,食物吧我没对啥食物过敏过,消化系统也非常好,每天早上都会排便,没有出现过腹泻,腹胀气之类的事情,肝脏的话看了书中的一些评估表格,应该是没有重金属暴露史,所以也应该没有问题。

压力

长期的慢性压力会引发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皮质醇水平不断升高,可能损害免疫系统并阻碍其修复。慢性压力还会导致肾上腺疲劳,肾上腺因此无法分泌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激素,如肾上腺素,脱氢表雄酮和睾酮。常见表现有:

  • 毫无缘由的感到疲乏
  • 睡一整夜之后第二天还困乏
  • 下午4-6点精力充沛
  • 心中负担感很重
  • 特别想吃过甜或者过咸的食物
  • 血压低
  • 血糖低
  • 易怒

按照书中的自测评估表,我的当前压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和严重水平的临界点,自我照顾情况处于不够好和很差的临界点,肾上腺疲劳程度处于极度疲劳。

按照书中所说的有以下的治疗方案:

  1. 管理生活压力
  2. 从各个方面改善自我照顾情况
  3. 治疗肾上腺疲劳

管理生活压力大概有以下方式:自行改变压力环境(比如我的辞职,其他的比如培养新兴趣),各种类型的冥想,参加一下静修课,瑜伽课或者太极课,按摩,针灸等让自己放松

改善自我照顾情况,主要集中在睡眠,包括睡前调整,和补充剂。调整饮食,无压力进食。运动等。

治疗肾上腺疲劳,食疗,控制血糖波动,减少白面粉,白糖的摄入量,B族维生素。服用补充剂。去医院。

大概就是这样,我现在做的事情第一个改变压力环境,然后是想办法提升睡眠质量,最后控制饮食。

其他三个因素

也不能说其他三个因素不重要,现在就开始重视起来,预防比治病要好多了。

所以如何控制饮食,防止出现过敏情况,如何保养消化道,如何避免重金属污染,都是值得一读,并且付诸行动的。

虽然说不可能完全避免麸质(小麦)的摄入,但是我们可以降低麸质,动物奶,玉米和大豆等这些容易导致免疫系统问题的食物摄入。完全避免精制糖的摄入等等。

总结

总之,这本书值得一读,而且值得反复的读,并且按照书中的建议来付诸行动。

2023.4.19更新

休息了快3个月,身体已经恢复了大半:过敏性咳嗽没有用药却几乎痊愈,21年的时候可是连续用药半年也才将将好。情绪压力->睡眠障碍->免疫力紊乱->过敏->睡眠障碍的恶性循环已被打破,控制了压力和过敏,睡眠从之前稀碎慢慢拼成了大块,走向了良性循环,白天的精力也变得充沛起来了。

去医院过敏给开的激素,抗过敏药,几乎没有作用;睡眠障碍给开的抗抑郁药,太上头了,两天时间都昏昏沉沉的,听说有严重的副作用和戒断反应,吃了一次不敢吃了。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不行啊,还是得自己做自己的主治医生。

感谢这本书让我有了方向,调控压力,修复消化道,控制饮食。消化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诚不欺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