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hexo博客的绝佳工具——hexo-client

最近逛Github,发现了一款写hexo博客的绝佳工具——hexo-client,非常好用,在这安利一下。

以前写hexo博客都是用IDE加载整个项目文件夹,在其中编辑,然后利用hexo命令在终端进行操作。有几个地方不是很方便:

  1. 上传图片的时候的操作很繁琐,首先需要把图片挪到对应文件夹下,然后在文章里面用markdown语法插入对应的图片地址。
  2. 没有markdown的编辑器,有时候一些语法还得现查
  3. 没法按照分类和标签来展示文章
  4. IDE编辑完成后,还得在终端去执行发布命令

现在这款hexo-client工具完美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用的markdown编辑器,如下图:

WX202207301024142x.png

然后上传图片的时候也很方便,点击编辑器里面的图片按钮,上传即可,工具会自动帮你上传到指定的图片文件夹下,并且会重命名,比如上面这张图片的地址是这样的:

![WX202207301024142x.png](/images/2022/07/30/66ef87ce-a338-4597-9de5-2f3b73084553.png)

很方便有木有,另外首页界面的文章也可以按照分类,标签展示,一目了然:

WX202207301026562x.png

最后最牛的一点,工具可以一键发布,太爽了有木有:

WX202207301028362x.png

太好用了,又激起我写博客的热情了,感谢 gaoyoubo

用cookiecutter来创建一个自己的代码模板

最近工作上要新建一个项目,又要搬运一些重复代码,这件事情想想都让人有点sick,于是想到搞一个代码模板多好,以后新建项目直接把相关信息一填,直接生成出新的项目,所以想到了cookiecutter。

cookiecutter以前很早就用过了,比如cookiecutter-tornadocookiecutter-flask

用这些模板生成出来的项目你就会感觉到什么叫做最佳范式,想必大家都读过最佳实践之类的书或者文章吧,这种最佳实践的确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Github上其实有很多模板项目,比如上面的tornado,flask,最新的fastapi也有,但是这些都不太满足我的需求,因为我们公司有很多自己定制化的代码,而且我们是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也不需要那些前端模板项目。

因此是时候搞一个自己的模板项目了,其实搞一个模板项目很简单,只是个体力劳动。

cookiecutter其实就是利用模板渲染,把需要替换的字符串写成jinja2的形式:{{ project }},然后cookiecutter执行的时候就是把你在cookiecutter.json预定义的变量在代码里替换一下。非常简单是不是?

首先随便在Github上找一个现成的模板项目:full-stack-fastapi-postgresql

WX202207291432422x.png

把这个里面除了{{cookiecutter.project_slug}}目录,都拷贝到你自己的项目里

然后开始修改里面的cookiecutter.json,这里面的变量需要的可以保留,不需要的删掉即可,也可以新加上自己需要的。

然后就是从一个已有的项目把代码复制到{{cookiecutter.project_slug}}目录里,复制完成之后就开始最累人的部分,将在cookiecutter.json定义的变量替换到代码对应地方,比如这样:

1
2
3
4
5
6
7
8
9
import hashlib
import uuid

import peewee
from fastapi_permissions import Allow
from playhouse.postgres_ext import BinaryJSONField

from {{ cookiecutter.project_slug }}.common.enums import Role
from {{ cookiecutter.project_slug }}.models import BaseModel

所有需要变量替换的地方都写成{{ variable }}的形式,替换完成之后,利用模板生成一个项目,看是否有问题,直到修改的没有问题,大功告成。

投资往往是知易行难

投资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确实不容易。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在股市里,知易行难的原因是人们通常低估了赚钱和亏钱时候的心理波动。上涨赚钱的时候高歌猛进,觉得未来一定是涨涨涨,也更加容易发现所谓的利多,所以也容易高位加仓,一把亏光;下跌亏钱的时候,觉得未来前景黯淡,周围也全是利空,所以也容易低位割肉,割完就涨。

而且纵然是你有投资策略,也可能架不住这种心理波动,感觉就像是有个杠杆极度的放大了这个波动,所以很容易出现情绪性的梭哈买入和恐慌割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股市是反人性的,在大家情绪热烈的时候,就需要开始减仓了,在大家情绪低迷的时候,就需要开始加仓了。如果天生可以理性的做到这一点,那么活该你赚钱。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做不到,你可能现在想这么简单,怎么可能做不到,但是事实是,在你真正实盘的时候,在盈亏都是实际的钱的时候,面临这些情况的时候可能真的是做不到的。

所以需要投资策略,还需要对投资策略的信仰。

此外,浸淫在股市这个欲望场里,诱惑很多,欲望也很多,所以另一个很重要的是自己的定力,如何能看到诱惑还能坚持自己的策略,也是一个很值得修炼的品质。

房子基础装修好了

基础装修:水电木瓦油,也就是房屋水电,吊顶,墙地砖,腻子刷漆

下来是等成品,柜子安装

期待完工的那一天

WechatIMG6169.jpegWechatIMG6170.jpeg

2022年5月

时间流逝之快,超出我的想象。之前好像还能稍微抓住它,现在只能任其飘散。越是这样,我心里会越慌,然后越来越麻木,任其流逝,最终回过头来只能懊悔。我不太喜欢这样快节奏的生活,太空虚,整个人似乎只是为了工作,为了钱而活着,其他方面没有可以想象的空间。

我想去乡村生活,有一片自己的土地,可以种想种的东西,蔬菜瓜果,花草树木,养一些小动物,每天起来读书写字,远离焦虑,然后这样慢下来生活。

不扯这些了,说说这个月实际发生的事情

装修

首先这个月开始收房装修了,五一假期的时候就把主材订了,差不多20W吧,然后收房补的面积差价,交的大修基金下来就有快3W了。收房之后等了一个周开始办装修手续,办装修手续又办了一个周,这物业实在是太差劲了,好不容易到5月29日才开工。

开工先搞的事情就是铲素灰,铲保温墙,砸墙,我们改了户型设计,将两个卫生间合并成一个卫生间了,所以砸了不少墙,砸墙就花了1600。这第一步铲砸和运垃圾一共花了4700。

5月整个在装修上做的事情就只有这些了,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截至今天,6月1日完成了新风和空调的安装,6月3日开始砌墙,这个砌墙其实就是改卫生间那块的设计,墙砸了还要按设计重新砌一下,估计就到6月4日完工,下来就是水电改造工程。

装修太花钱了,让人感觉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容器,里面的水(水就好比你的资金)止不住的流,但是你往进加水的速度又太慢了。而且本来以为装修仅仅是花钱的事情,没想到里面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地暖会不会漏水,天花板上的下水管道会不会漏水,空调新风打的孔会不会有问题,这些都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心里容易慌。搞的现在花钱都是小问题了,只要顺利完成装修才是我现在心里着重希望的事情。

投资

股市方面,本月收益率5%,主要还是两次创业板上车的盈利,其他打野标的也就是赚了亏,亏了赚,对收益率没有啥贡献,主要还是创业板。红利其实也有所表现,只不过当时上的仓位比较少,盈利不多,收益率的话也有2%。现在交易已经省心省力了,我的交易系统已经逐渐稳定成型了。

在市场里持续赚钱,就得去重复那些让自己能赚钱的事儿,避免那些让自己亏钱的事儿和运气主导的事儿。所以得总结,做对的事儿继续做,犯过的错不再犯,业绩就会逐渐提高。我觉得现在就已经走在这条正确的路上了。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按照交易系统操作,其实会漏掉一部分收益,因为现在的原则就是有收益就止盈,像5月30日到6月2日的这波创业板行情,我是5月30日上车的,5月31日上涨2%,这天的收益全部满仓吃上,然后6月1日挂止盈单清仓,但是6月1日又上涨了快1%,6月2日上涨了2.5%,相当于我少吃了至少3%的收益。

现在似乎确实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因为你并不知道一波趋势来了之后,会持续多久。像从2021年12月到现在的创业板走势,大多时候一波趋势也就两三天,我的系统就能完美处理这种情况。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现在定的每个月收益率目标是5%,那只要达到我的目标,哪怕少挣点,其实没什么问题,毕竟你不可能把市场的收益吃干榨净。我觉得只要能够实现稳定盈利,慢慢积累就够了,人要是贪婪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另外我除了创业板还会做红利,还有其他标的啊,在创业板转弱的时候,还能继续在红利上取得收益,综合来看其实比创业板的收益差不了多少。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之所以这个会成为问题,还是人性贪婪。

将来的生活

计划6-7月要娃,现在时间一步步接近,但是总是觉得忧心忡忡,比较担心将来有娃之后的生活怎么应对,谁来带娃?

目前来说最佳方案就是我在家办公,然后请一个保姆仅工作日白天来做饭看娃,这样应该是最好的方案。但是找到一个在家办公的工作确实不易,也不知道我们公司能不能给我搞个特殊。此乃上上策。

如果不能搞特殊,那要么就是我去找个远程的工作,难度比较大。此乃中策。

要么就是我不工作了,我自己看娃,省一个保姆的钱,然后自己靠股市生存,这是下下策。因为没有工作的话,自己的交易心态就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具体有多大,没经历过,也不知道。

这仅仅是谁来带娃的问题,其他小问题我想肯定只会多不会少。现在压力真的很大,工作压力:各种被优化,被毕业,工作上还各种卷,上班一天已经筋疲力尽了。经济压力:房租房贷装修,三座大山,我现在房贷+房租一个月1W+。生活压力:很多琐碎的事情你也要去应付,因为没有人帮你做。

这样的情境下,既没心情,没时间消费,也没能力消费。一天天的发消费券,有个P用,能不能直接发钱,让我先把房贷还一下。

围城

花了大概一个多星期,读完了围城这本书。

其实在我看来,围城只不过是人的天生逃避罢了,遇到问题就会觉得之前的境况能好一点,其实只要有想逃避的念头,哪里都是围城。

书中有一段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以前我用kindle尝试读过一次,但是没读下去,主要是一开始的内容有点乏味。不过这次反倒觉得越读越有意思,我想了想原因,可能是我觉得里面任意一个人物的生活都比我的生活有意思,我有点浸入的感觉了。。就好像进入了别人的世界,忘记了自己现在枯燥的生活。

另外我感觉我有点像方鸿渐,啥事糊里糊涂没有主见,生活呢也是一塌糊涂,混沌度日,然后自尊心还强。。

有人说,每个人都能从《围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他就是我在本书中找到的影子。

2022年4月

之前的趋势梭哈系统每月总结决定不再更新了,其一是现在投资策略基本已成,变动不大,也不太需要专门记录了,其二是想在每月总结中加一点其他的内容,比如本月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思考等。所以就直接改成每月总结得了。

那首先还是记录一下投资方面的事情,本月收益率5.3%。四月行情非常差,但是没想到四月份是收益最高的一个月 果然危机,危中有机,收益主要来自4月的最后几天,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于投资策略的一些思考,现在我觉得似乎可以考虑开始建一些长期仓位,但是也只能是非常小的仓位,因为我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还是有非常强的担忧的,毕竟现在没有破局之法,除非全球各国之间进行合作,但是这非常难。全球经济大国,中国和美国现在这种基本对立的情况,问题是没法解决的。所以保持长期仓位这个还是得慎之又慎,再继续看看吧,不着急,按照策略的短期操作在2月,3月,4月都取得了3+%的收益率,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4月开始读围城这本书,以前一直在kindle上断断续续的看,一直没有看完,这次是之前凑单买的纸质书,发现看起来非常有感觉,而且感觉很好看。好看的一点原因是我有点浸入到书中的世界了,觉得他们的生活很有意思,估计是因为我自己的生活太乏味了~

另外一点就是我觉得我挺像方鸿渐的,凡事糊里糊涂没有主见,主要还是内心有点脆弱不够强大,遇到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逃避。

现在在城市的生活,白天上班,晚上睡觉真的是有点枯燥,然后周末也不知道干啥,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五一假期一回到农村,就感觉节奏就慢起来了,似乎大脑神经也放松起来了。说实话,我现在有点想去农村躺平了,种种花,养养动物啥的。一回到城市就感觉神经紧张,各种事情得面对,最近要面对的一个大事情就是装修,真太花钱了,随随便便几十万的花费,为啥一定要在城市高花费低生活质量呢?我现在在这个刚需盘的房子里已经花了200W了,我有这200W去农村生活不好吗?

工作上,也许是我身体原因吧,反正每天上一天班我眼睛就很不舒服,现在甚至有时候会视野变花,然后等一会才会恢复,眼睛疲惫是常事,表现就是肿胀,酸疼,有时候会痒,飞蚊症越来越明显。去看医生,医生就说少看屏幕,可是现在工作怎么才能少看屏幕呢,之前下班回来还会看会书(电脑上看),或者看会视频,有时候会打游戏,现在晚上回来,一个屏幕都不想看,9点多早早就睡觉了,就这样,每天白天眼睛还依然很难受。我在想,这样的生活质量,我不知道在坚持什么?我真怕啥时候瞎了。

算了,不说这些负能量了,没有意义,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尝试解决才会。

WINTER IS COMING

疫情以来的世界,慢慢变的有点失控。

首先疫情已经给世界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了,旅游业受到重创,很多新建景点已经人流稀少,甚至关门大吉,这是最直接可以感受到的。其次每次疫情的爆发都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来进行检测,隔离,而且每一次封控都会造成经济活动的停滞,这又反过来减少了社会资源的产出。

最近,上海疫情持续恶化,每天都是几万例,上次听到这个级别的数字也还是疫情初始的武汉,但是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了,经历了多少次疫情在各个城市的爆发,现在上海依然是防控不住,而且还造成这样的爆发性传染,实在是让人咂舌。从新闻来看,似乎上海就是从0开始防疫,防疫中出现的问题,之前的城市比如西安也都出现过。

国家是时候得发挥中央的优势了,比如组建国家级别的防疫小组,在各地积累经验,然后在爆发疫情的城市指导抗疫工作。另外一码通我觉得也有必要实行全国统一,不能让这些城市各自为战,而是全局统筹规划才行。

刚才看了下高德地图,东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因为疫情封路的情况,广州可能又要开始一轮疫情爆发,而西安听说今天已经封了好几个地方。看这架势,今年的经济可能真的没法保住了。

而全球局势也是动荡不安,俄罗斯乌克兰战事依然持续,北约势力还在继续拱火……看看最近的汽油价格,92#都已经快9块了,我也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加过油了。

如果真这么持续下去,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那么作为个人,我觉得无非就是想办法增加收入,增加存款,减少开支,减少负债。工作上好好工作,不要轻易辞职,生活上保护好自己的家人。投资上减少股票类型投资,主要做保本的货币类理财。

正念冥想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冥想有意思的观点,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众所周知,冥想一般都是打坐,然后集中注意力到我们自己的呼吸上,摒弃其他无关的想法,由此来帮助我们提升专注力。

但是想达到这样的条件似乎不太容易,比如家里没有安静的地方,没有充分的整块时间,可能一会有这个干扰,一会有那个干扰,让人很难集中注意力来做冥想。

但是这位up主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所谓冥想,不一定就一定是要静坐二三十分钟,然后集中注意力到自己的呼吸上。在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开始“冥想”,正所谓专注于当下,也就是专注于当下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就足够了,比如:

你在路上走路的时候,就专注于走路本身,感受脚和土地接触的力量,感受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感受自己出汗的过程,感受空气的流动和变化,排斥掉其他无关想法,这就是一种冥想。

你在做家务的时候,专注于家务本身。

你在倾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专注于别人说的话。

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专注于这件事情本身。

像古代的大僧大儒,为何喜欢扫地,为何喜欢园艺,他们其实就是通过这些事情来提升自己的专注力。

所以不一定非得形式化的静坐二三十分钟进行冥想,随时随地都可以“冥想”,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提升专注力,而不是冥想这一个形式。

P.S.

视频链接:没时间没条件冥想?都市忙人提升专注力必看

赚钱模式

昨晚上跟我媳妇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感觉挺有趣的,所以记录一下。

首先我们赚钱模式归因为三个变量,时间,赚钱次数,钱的规模。

所谓时间,很好理解,就是你为了赚这个钱自己实际付出的时间。

赚钱次数,就是你花这一份时间能赚多少次钱,比如打工的人一份时间就只能赚一份钱,而写书的一份时间创作一次就能赚多份钱

钱的规模,打工人或者是写书的赚钱规模都是固定的,因为工资是固定的,每本书的价格也是固定的,虽然随着时间都会增长,但是幅度相比起来其实很小,所以可以忽略掉。而对于做投资的这种,钱的规模变大的速率会更高。

由此我们总结了大概五种赚钱模式,以下一一列举

一份时间一份钱的零售模式

  • 时间: 1
  • 赚钱次数: 0~1
  • 钱的规模: 1

这种是最基础的,也是最赚不到钱的赚钱模式。

你花了一份时间,只能赚到一份钱,而这份时间的出卖是没有保证的。类比于实际,就是打零工,你的这份时间只能按一段一段的去零售,有人买你才有钱赚,没人买你就没钱赚,饱了这顿没了下顿。

所以这种模式累积钱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因为不仅单位时间的钱比较少,而且单位时间也可能是无效的,积累不到任何钱。

一份时间一份钱的批发模式

  • 时间: 1
  • 赚钱次数: 1
  • 钱的规模: 1

这种模式是对应于大部分普通打工人的赚钱模式。

不同于上面的零售模式,批发模式相当于你把时间批发卖给了公司,老板,然后公司按照月来给你发工资,这不就相当于把时间打包批发卖出去了。

这种模式相对于零售模式就是避免了无效时间的产生,你的每一段时间都会创造价值,只不过一份时间还是只对应一份钱。相比于零售模式,积累钱的速度有了明显提升。

一份时间多份钱

  • 时间: 1
  • 赚钱次数: n
  • 钱的规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