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正确

刚才走在路上,想到为什么格局策略会有比较大的回撤,那是因为判断弱转强就有可能不正确,还有一种情况是,正确但是买入价格已经不正确了。

基于此,判断转折点可能错误,买入点可能错误,那么这样的错误在短期,一天两天来说可能看不出来,但是过了一周就很明显了,这时候该怎样抉择?就算当下决断立马割肉,那也是大幅损失了。

所以这种短期模糊正确是没法支撑格局策略这种稍长周期的持有,它就只能在非格局策略里有好的表现,因为非格局快进快出,即使买入决策是错误的,但是在这个错误彻底显现之前,我已经清仓了,那也伤不到我。

另外一个可以模糊正确的就是长期持有,长期基于价值的持有是可以模糊掉买入决策的正确与否,买入决策就没那么重要了。

其实之前很多时候不仅格局策略了,非格局策略买入的时候已经涨了一两天了,这时候其实已经算是错误的时间了,但正是由于非格局的快速,可以规避这样的风险。

但是为什么格局策略还能有比较高的收益,那是因为在那种模糊正确并且有不错涨幅的情况下,格局策略拿住了,收益自然高了。问题在于这种行情不错的情况太少了,反而是跌跌不休的时候比较多,模糊正确变成了大概率错误,那非格局策略正好可以规避之。

以后对于我而言,还是非格局策略决策吧,模糊正确,毕竟我现在容不得稍微大点的回撤,因为没有其他额外收入了。

投资的困境

投资的困境

以前我觉得有了交易系统便可无所不能,股市只是提款机而已,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损失惨重,当然目前只是今年盈利的回撤,但是那种挫败感油然而生:每次上车都是先亏损,好一点可以V上来赚一点,可好几次都是大亏(大于1.5%)。

特别是格局策略,每次都是亏损,感觉真的有点坚持不下了。中途开发了一半格局一半非格局,然后卖掉的那一半做T,想法很好,但是实际上不容易做,因为有滑点,买的时候不一定就是那个价格,而且卖出的时候虽然那个价格有成交,但是自己的不一定能成交,这就比较危险。而且操作频率增多,即使失误的概率一样,那么失误的绝对次数也会增多,一次失误也许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况且一直盯盘,一直想着要操作这件事情就很费心费力。

除了这种费心费力的策略,剩下的要么全部格局,要么格局一半,一半非格局。前者回测总收益基本上比非格局高一倍,但是极端情况下的回撤控制当然不如非格局。其实我是偏于后者的,但是现在问题在于这波行情,上周四的时候开盘卖掉一半,确实没毛病,但是我又想做T,于是11点接回来了,本来挂高0.002是绝对可以卖出去的,我贪心了,挂高了0.003,于是没有卖出去,周五又是一天大跌,这下好了,全套住了。现在要么一条道走到黑,全部格局,要么挂个保本价出掉抄底的那部分。

我现在其实更偏向全部格局的,首先这波实盘是要比格局有点优势的,因为周四的那个倒T,成本低了0.6%,而且格局策略已经很久没有赚钱了,我觉得可能该赚钱了,现在赌一把,赔率比较高。而且后面行情好起来的概率比更差也高一点,赚钱的时候到了!后者当然也可以,保守一点也不是坏事。

价值轮动策略

这几个月由于短线趋势策略很不给力,特别是格局策略连亏好几次,让人心生退意,于是在开始研究之前就在雪球上关注的高股息之家,经过好几天的狂撸代码,终于搞成了以高股息之家的高股息策略为根本,我自己的止盈止损买入卖出点策略为辅助的价值轮动策略。

不过从7月15日实盘以来,并没有超额收益,跑输沪深300和创业板指,但是在持有的这么长时间里,我感觉到了内心的平静,inner peace。

这个策略最大的缺点就是,虽然能够大概率赚钱,但是赚钱的多少还是靠运气的。都是按一样的标准选的股票,但是要是这个股票确实不太行(而行不行也只能通过时间验证),那确实赚不到钱。

总结

本来这篇文章是8.5写的,但是当天没有发表,到了今天,真j8恶心,又是高开低走,服了。心累了,不想再炒股了,一买就跌,一买就亏,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挣钱,懒得看了,以后就创业板格局策略,减少操作,减少盯盘,不想再关注了。价值轮动策略一直持有基本上也不用看,除非止盈或者新的报告出来看要不要清仓。

就这样吧,不想再看这破股市了,真是草了。

短线趋势以后满仓格局,尽量的减少操作,以求得内心的平静,没必要看的时候就不要看了。比如今天已经确定不会卖了,那下午就不用看了,当然除非今天涨8个点要止盈,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嘛,所以今天就好好睡个午觉。

价值轮动策略暂时还是保持当前持仓,当前仓位来运行,短线趋势如果赚钱了,那就将赚到的资金到价值轮动来补仓。

实在是累了,不想再多关注了。

创业板格局策略,不信了。这波回撤下来收益率截至目前7.6%,干,就完事了,啥也不管了,就这么些钱,不信还能亏光不成,不就是恶心人一点嘛,不看了就行了。

一条道走到黑

缘起

这段时间开始焦虑了,在想以后自己到底干什么呢,毕竟也失业一年多了。

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继续写代码吧,倒也是可以,但是社恐,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去面试这一关就过不了。

之前到上家公司没有面试,因为和技术老大认识,他比较认可我,所以就去公司聊了下,他给我介绍了下做什么就结束了,然后就入职了。

其实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轨迹会是这样,我之前一直觉得我会毕业后去一家国企或者研究所,然后一直在那里工作,然后谈一场恋爱,结婚。。。

没想到一切都变了,说实话,有点后悔了,我觉得那样的生活,人生应该是最轻松的,自己要想变化,就要付出,甚至是一直得付出,精力和时间。

说这些没用,那到底干什么呢?

在打算离职前两三年我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最开始是打算找一份远程工作,后来2020年疫情,自动远程了,然后我想找远程的动力没了,所以一直就没有准备换工作。

后来机缘巧合,搞了个这么个交易系统。

前两年是最难的,因为一开始自己可以说是小白,没有回测,没有系统,程序甚至还有bug,我就敢实盘上,也是猛,第一年亏损了。

但是第一年也完善了很多东西,自动化判定,自动化通知信号,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回测系统。

第二年加入了止盈系统,但是这一年还要和人性做抗争,空仓,做什么标的,做多少。

幸亏这段时间都还有工作,所以一点都不慌,一点点成长积累。

第三年,基本上都有了,思路也比较完善了,赚了钱,也离了职。

今年,虽然说表现也还可以,但是总是感觉有点慌。感觉赚钱很慢,总是空仓,开仓了又不怎么赚钱,总是怕策略失效,很煎熬。

然后一想到将来养娃,肯定会遇到经济上的问题,就更忧虑了。

想这些说实话,没用,但是就是忍不住想,就是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摇摆不定,可能还是还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钱,如果赚的足够,那也许就不会这么慌了。

算了,不想了,现在就是一条道走到黑!

以后就搞量化了,坚持现在的交易系统,保持信心!

  • 21年45.47%!非格局27.46%!
  • 22年40.18%!非格局17.62%!
  • 23年28.55%!非格局16.28%!
  • 24年现在才0.29%。非格局5.13%!

因为我们总是从这样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总是悲观,什么样的角度:24年4个月都过去了收益率才这么点,看来策略要失效了,这是不是没法继续下去了。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24年现在才这点收益率,说明将来剩下的时间利润空间很大啊!

这样一想是不是信心百倍啊。

而且关键问题是21年到现在都是什么狗屎行情啊!这样的成绩已经很好了。

下来就别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了,啥也不管,我就是要搞量化,自由,自由的决定自己的时间和人生。

首先先继续坚持系统,然后赚钱都先取出来,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再继续研究新策略,更新优化系统,看能不能开发新的不错的策略。

就算有回撤稍微大点的,那也可以,二八原则嘛,八成资金用于稳定盈利,二成资金可以用来搏一搏嘛。

嗯,就这样,加油。

最近由于自己的过于乐观,自己决策了一番,整体收益率多亏了1.5%,突然想到前段时间也是自己决策了一番,多赚了快2%。

所以啊,自己决策没什么意义,胜率50%就是均值罢了,还费心费力了,以后就系统信号操作吧。

一条道走到黑!

暂停基金更新

从今日起,暂停基金更新。

主要原因是我想尽量的远离股市,现在交易系统已经基本固定,操作也很稳定,只要按着交易计划来就行了,所以没必要每周都更新。频繁更新反倒要让我不断的关注股市,但是关注并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我决定暂停更新,然后尽量的远离股市。但是账户该怎么运作就怎么运作,这个是不变的。后面有心情了,可以没事记录一下即可。

20240419回撤分析

这次回撤其实没什么可以调整的,所以只能接受亏损。

格局策略亏2.86%,非格局策略赚0.13%。

非格局策略这里有两个参数,分别对应不格局情况和要格局情况,如果这次用不格局情况的参数,那么是赚的,如果用格局情况的参数,那么是亏的。这次是要格局的情况,所以按道理也是亏的。只不过一直默认用的不格局情况参数,其实一想也对哈,非格局策略就要非格局到极致,能卖尽卖这样才合理。所以这里也就可以认定非格局策略是赚的。

而且格局策略亏损这个幅度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本来之前采用格局策略已经做好会有这种亏损的准备了,所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亏损谁都难受,但是资本市场,股市就是这个样子,亏亏赚赚,不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大概率赚钱的路子,而且这条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是荆棘遍地。

今年格局策略表现不是很好,主要是没有一波像样的行情,2月那波虽然涨幅挺大,但是其实从现在看来也没有一个合适的时机上车,前面上车先亏再赚,后面上车赚的好像也没有多少。这也没办法,行情嘛,只有等,可遇不可求,希望后面格局策略能来个大的。

这波我自己心态上也有点问题,所以导致了没有执行50%格局和50%非格局,因为前面预测行情,而且还都应验了,预测的时候就乐观,所以操作的时候就更乐观,导致本来可以挂单止盈的非格局50%部分,我没有挂单,相当于全部去格局了。

那下来骑虎难下了,下波要是格局情况,我还五五开,那万一来一波行情,就不成了亏的时候格局,赚的时候怂了,这样来回打脸,难受。

所以后面不得不满仓格局了。。。直到把这多亏的1.5%赚齐。

嗯就这样了。

基金费率

今天在雪球上看到了这个:

巴菲特年轻时做私募时的收费方式采用了“0-6-25”的费率结构,具体如下:

  1. 0管理费:巴菲特不收取管理费,只在年化收益6%以上部分提取25%的业绩报酬。

  2. 业绩报酬:如果年化收益达到或超过6%,巴菲特将提取25%的收益作为业绩报酬。

  3. 高标准:巴菲特设定了一个高标准,即如果累计报酬不能达到6%的年化报酬水准,他不会收取费用。

嗯,值得借鉴。

龙年第一波之反思

这一波策略亏损1.48%,而我亏了1.88%,多亏的原因是上车时成本高了0.3%,下车时候卖低了0.1%。上车时候信号出来后直线拉升,成本高没办法;下车的时候提前抢跑,但是信号出来后又直线拉升,所以下车这个属于个人操作失误,本来还可以抵消一下上车时候的成本高来着,自作聪明了。

上面这是不太能避免的摩擦成本。下来说说这波行情。

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假期,假期时间太久,然后假期也没什么利空,反倒是有一些利好,所以叠加节前的上涨,就很容易高开,这个高开很容易就没法维持,造成高开低走的局势,那在我的系统里,这个就是不能上车的。所以2.19日那天即使趋势很ok,但是是高开低走,所以没有上车。

如果放在正常连续交易日,肯定不会高开这么多,那2.19日上车就很ok了,这波也不至于亏。

然后后面2.21日上车,那就属于硬上车了,当然现在是在后视镜分析,那时候谁知道什么情况,还是遵循系统来说比较好。

这波亏损,暂时也没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只能认亏。

不过即使这样,创业板50格局/非格局策略在所有策略还是拔得头筹的,本年4.64%!而我自己实盘是4%,跟踪误差还是不小的。

接下来问题是要不要满仓创业板格局策略,按收益率肯定是满仓的好,但是自己又有点怂,但是又一想这波,自己不也是硬钢到底,最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好像也没什么,但是又一想加上非格局好歹波动小,etc…

哎,纠结症要犯了。

算了,满仓格局了,反正账户这些钱短期又用不着,何不以小博大呢,而且格局的时候明显赚钱概率大,这时候反而早早丢掉筹码,而在像这波狗屎行情却牢牢满仓不动摇,这岂不是很冤大头???

所以,这次我坚定下决心今年执行满仓创业板格局策略了!!!不动摇!

满仓创业板格局策略

其实2024年以来还没用上格局策略,开年来一直跌,跌的非常狠。那为什么我现在要开始满仓创业板格局策略呢?

2024年第一波挺完美的,第一天上车亏了点,然后第二天大涨尾盘止盈赚了1.4%。

然后第二波也就是上周五上车的,当天也是跌,本来我还想着周一继续来个大涨尾盘出货,没想到周一尾盘直接大跌,这下完犊子,套住了。

这样就没办法只能满仓穿越这波“行情”,直到止盈出货或者是转弱割肉。

那么我在想,如果这波亏了,相当于满仓吃瘪。然后下波可以格局,但是我又半仓格局,那这不是违反了交易一致性嘛!万一下波一波大行情,那我岂不是白白把利润扔掉了嘛?

一直不敢满仓格局,就是担心自己承受不了大的波动,但是现在看来,都能满仓吃瘪,还不能在行情好的时候,可以格局的时候,满仓上?这时候明明赚钱的概率更大呀。

所以我想了想,决定满仓创业板格局策略。刚好2024年还没用过格局策略,那就从2024年开始满仓格局!今年的收益跟踪策略就是创业板50格局策略。

交易的一致性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稳健的交易系统?

因为交易市场本就不适合人脑来做决定,你会发现如果自己盯盘去买卖股票,我们总能找到不同的理由,看到强势追涨、有什么消息因素、放量了、还没有跌破哪条线、金叉了,等等,这个市场的信息过于复杂,而影响你决定的因素太多,你总是在某个时刻受某种因素的影响而操作,然后回过头去看发现是错误的。

这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没有交易一致性。你是因为金叉入场的,却因为放量阴线出场了,错过了大涨。你是因为消息进去了,却在消息否认后还呆在里面死扛……其实如果你能做到进出场一致,那么还不至于亏成什么样,比如你找一只波动较大的股票,金叉入场死叉出场,严格执行,你自己去算一下是不是比你自己操作强多了?

这就是一个技术上的“交易系统”,虽然我不提倡。因此,建立交易系统,是交易一致性的唯一方法,摆脱人脑决定的唯一方法。在你的交易系统中,有关交易一致性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逻辑一致性:总体逻辑、进场逻辑、出场逻辑上的一致性。
  2. 单次交易的一致性:在单笔交易中,进场、出场的一致性。这个如果不一致就会出现我们上面说的情况。
  3. 多次交易的一致性:多次交易中,每次进场、出场的一致性。绝对不能这次依此交易、下次依另外的东西交易,混乱、不统一,小心两头挨打。
  4. 资金的一致性:每次动用的资金的一致性,应该大体上相同,尤其绝对不能在一次亏损后大幅增加资金。
  5. 交易品种的一致性:最起码在某一段时期内,交易品种要保护一致性,而避免两边都错失的悲剧。

在此要特别注意一点,系统不一定是对的,但你要相信它。系统经常会有“错误”的决定,但如果你不遵守它,“错误”的就是你自己。我的交易系统也有失误的时候,它并不与大盘的强弱完全重合,而且据我统计也就70%左右重合,这是因为我们为了避免风险需要抛弃很多东西。但你必须要完全相信它,因为它给了你一个标准,让你具有了一致性。

而人是没有底线的。

剩下的,交给时间。

知闲基金2024年策略

背景

2023年确实很难,很多标的今年都是一路下跌,连头都不回。代表中国股市的沪深300指数已经连续3年下跌了,快跌回2018年了,这是什么概念,当然了有指数运行规则的因素(涨的好的调进指数,跌的多的调出指数,这样就会导致追涨杀跌。。),不过现在情绪已经非常悲观了,我们的投资群已经很久没人说话了,股票论坛上也是一片哀嚎,割肉销户之声不绝于耳。

我隐隐感觉行情就快要来了,反转可能也就要到来,可能有人会说你看中国经济已经越来越差,但是你要知道股市虽然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是他们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股市的反弹总会先于经济的反弹。

鉴于此,所以我决定知闲基金2024年开始逐渐增加格局仓位。

而且现在跌的真的很低了,现在加仓格局仓位相当于抄底了。

标的

标的选择准备只选择创业板50

格局

创业板50则从1/4格局仓位开始,逐步的增加到1/2仓位格局。只要当前格局仓位这波赚了钱,那么就继续向上逐步增加仓位,要是没赚钱,那就等到赚钱为止。

加仓幅度按照每1/20的步进进行,也就是至少5次增加到1/2仓位格局。

等到加到1/2仓位后,视利润垫来看是否要切换到满仓格局,这个后面再做决定。

回落卖出条件单

这个玩意没法回测,所以没办法直到它是否真的能带来超额收益,而且这两次搞都让我损兵折将,而且我感觉这玩意在ETF上好像不太适用,因为ETF每一个价位代表的幅度比较大,像创业板50一个价位0.12%,我现在设置的0.2%,其实也就2个价位,但是2个价位很容易就达到了,所以很容易就触发回落卖出了,而且很容易就在最坏情况。如果区间设置的大,那就更坑了,很容易亏很多。

我刚整体浏览了一遍2023年的止盈卖出情况,回落卖出好像并不太好用,所以我决定以后只在有足够利润垫的情况下使用它,比如当天赚1个点以上。

在格局止盈上设置有个好处就是不用天天挂单,还能省心省力😂

而且以后不论有什么策略,哪怕是经过回测的,上实盘也需要逐步的增加仓位,而不是一来就满仓搞。更何况这种根本没有回测的东西。

执行

策略从12月开始逐步进行切换,到2024年1月1日正式执行。

回落卖出条件单

最近发现了一个蛮好用的功能——回落卖出条件单,对于我这种挂止盈单的人来说真的是福音了。这里引用下官方解释:

自动执行回落卖出策略,当股价上涨到一定价格后,回落一定幅度,系统自动按照设置条件迅速卖出。

当持有的股票已经达到预期价位,但是仍有获取额外上涨盈利空间时候,可以预设条件单待上涨回落后再自动委托卖出。

这里当持有的股票已经达到预期价位就对应于交易系统出的止盈价,然后在这个价格之上,还有额外上涨盈利空间,就可以设置回落卖出条件单。感觉很契合啊!

可能的情形

一开始接触这个条件单,其实有蛮多疑惑的。

条件价设置,华泰证券给的是>,那么这个条件就很迷惑了,其他券商给的都是>=,那我们就按照它>来设置吧。

正常情况

交易软件给的说明都是按照正常情况来的,比如当前股价为10元,然后你觉得它能涨到11元,所以在条件单的条件价格设置11元,回落幅度设置5%,在股票涨到12元的时候开始回落,回落到12*0.95%=11.4的时候触发条件单委托,最后实际成交价是多少就要看实际情况了,不一定是这个11.4元。

最高价即是目标价

假设条件单条件价格是1.000,然后当天低开比如0.990,然后涨到1.000了,这时候涨到这时候就停止了,然后回落跌下去了,那么条件单就不会触发,所以需要将条件价格设低个0.001,即0.999,大于0.999开始触发条件单,这样涨到1.000的时候条件单系统就开始监控了,回落下去,假设幅度设置了0.2%,那么在0.998时候就会触发卖出。

在交易系统上的应用

在交易系统上主要就是在挂止盈价的时候用到,那么有以下几个情况

开盘比止盈价高

开盘比止盈价高的情况,如果条件单价格设定为止盈价,那么最高价首先会被刷新为开盘价,如果开盘一直往上涨直到回落,达到回落幅度就会触发卖出委托。如果开盘往下跌,达到回落幅度就会触发卖出委托。

这个情况好像没啥说的。

开盘比止盈价低

那这个就是上面的正常情况,如果能达到就会进入条件单监控。如果没达到,那就卖不出去呗。

开盘和止盈价一样

这里就需要小心了,假设开盘价是折价的,那么开盘价就是买一价,条件单设置止盈价应该是可以触发条件单的,因为开盘后至少买一价会成交。

如果开盘价溢价,那么开盘价是卖一价,开盘后卖一价不一定成交,如果条件单设置止盈价可能根本不会触发条件单,这样就错失了卖出机会,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亏损。

所以开盘和止盈价一样的情况,应该将条件单的条件价格设置为买一价。

而华泰证券这里是>,所以本来价格设置就会低0.001,所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如果开盘价恰好就是这个价格,那也没关系,按照系统也不止盈,也就是上面开盘比止盈价低的情况。

其他的选项

保底卖出

华泰证券的说明不是很清晰,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假设条件单条件价格是10,回落幅度是1%,那么涨到10.05的时候开始回落,正常情况下回落到9.95才会触发卖出委托,开启保底卖出的话,10元的时候就会触发卖出委托。

但是这个功能我考虑了下,没啥卵用。在交易系统上应用的时候,肯定回落幅度不能设置太大,要不然容易偏离太大,导致亏损,所以一般设置为0.002,至于百分比,那就看当前价格了,比如创业板50现在价格是0.8,回落幅度就是0.25%,那么设置个0.2%就比较合适了。

那保底卖出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比如,条件单条件价格为0.8,涨到0.801的时候开始回落,回落到0.8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委托卖出的,直到0.799才会触发回落卖出条件单,但是如果开保底卖出,就会触发委托,那么这个回落卖出条件单就没什么用了,因为在实际行情里,买一0.8,卖一0.801,可能价格一会0.801,一会0.8,导致误判卖出。

所以保底卖出在当前的环境下没什么用。

实际例子

最近一次能有比较大超额收益的就是在20231027上车那次,当天买入后盈利1.6%,然后20231028挂止盈单,但是那天大幅低开,然后开盘后直线拉升,一口气拉升到2%。如果应用回落卖出条件单,可以额外收益2%!简直不要太爽哦!

image.png

20231106的光伏ETF也同样如此,如果应用回落卖出条件单,可以额外收益3.5%!

image.png

以后全部格局!

决定了,以后满仓创业板格局策略!

跟踪创业板格局策略收益曲线!

因为我对比了下非格局和格局的曲线,格局的也就是波动大点,但是绝对收益完全碾压非格局,那只要有个大心脏,那么就赚钱就完事了!

而且经过这几次的实盘,格局策略确实有点东西。

财务自由

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如果能保持在熊市不亏钱,甚至还能小赚,那么只要能熬到牛市来临,那么翻个四五倍应该不是问题吧,那财务自由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实现了。

所以达到财务自由需要有三点:

  1. 原始资本积累
  2. 有一个能穿越牛熊,特别是熊市的策略和交易系统
  3. 耐心的等待

现在我大概完成了第一步,有一定的本金。也基本上完成了第二步,现在策略表现还是很稳定的。那么现在就是在等待第三步的完成。

耐心等待牛市来临,资产规模直接就可以从A6升级到A7,只要升级到A7,那么不管是否能再进一步到A8,至少生活无忧了。

想一下,有个500W,那么就算只是买逆回购,大概年化3-4%左右,一年也有15W-20W的资金入账,这不就是一个普通打工人的工资薪水了。低层次的财务自由就这么实现了。

想起来还挺简单的,但是熬过这漫长的熊市也不是那么容易。

该空仓时空仓

去年大盘的K线(粗略数的不准确)大约是125根阴线,120根阳线,全年跌幅15%。

数的准不准不重要,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在A股空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你最起码要保证你一半以上的时间是空仓的,才有可能稳定盈利,因为A股本来就熊长牛短。

ETF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短炒的,我统计了一下今年以来的的持仓时间大约就是30%的时间有仓位,而另70%空仓。如果你一直一年365天在里面折腾,比996还累,你是很难赚到钱的。今年因为行情更加烂所以持仓时间变的更短了,一般来说也就是五五开。

这是第一点。

第二,就是我的交易系统永远是趋势跟随者,永远都要处在风口中。怎么理解呢,我们建仓的时点一定要选择大盘强势的时候,抛弃所有弱势的机会。因为只有在强势的时候,你才处在风口中,指数、版块、个股才形成了互相联动的向上效应,你的保险系数才无限提高。记着,风口就是你的保险。

在弱势的时候空仓。

所以当你习惯以后,你会感觉你买入以后,总有一股大风在帮你托底,很难掉下去。而卖出后,总有一股力量在砸盘。这是个好习惯,习惯就好。

而且还有个奇怪的事情,买入后有各种利好配合上涨,卖出后各种利空消息就出来配合下跌了。

所以,学会空仓,是盈利的开始,炒股的最高境界是等待。

所以,我的交易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空仓,耐心等待。这个市场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交易的,不是每块肉你都能吃到的。吃适合你的那块,吃放在风口的那块。

刀口的那块留给别人吃。

只做单标的了

格局只做创业板50

周末推出了止盈版格局策略,因为格局本身需要较长的在车时间,所以如果做多标的的话,肯定会将其他标的重叠。而且做多标的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比如创业板这波亏了,很有可能下波就能赚回来,但是做了其他标的比如上证50,虽然赚了,但是赚的不多(大概率会是这样,因为上证50弹性低),一来一回就亏钱了,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只做一个标的会更好点,那么上回测:

  • 创业板组合格局,收益率145%

创业板组合格局,收益率145%

  • 创业板50格局,收益率144%

创业板50格局,收益率144%

  • 宽基组合格局,收益率59%

宽基组合格局,收益率59%

  • 创业板格局,其他宽基非格局,收益率136%

创业板格局,其他宽基非格局,收益率136%

那么这样看来,格局版还不如只做一个单标的:创业板50。

非格局策略呢?

格局策略只做单标的是因为各个标的会互相重叠,那非格局策略呢,回测下看看吧:

  • 只做创业板50,收益率72%

只做创业板50,收益率72%

  • 创业板叠加,收益率82%

创业板叠加,收益率82%

  • 宽基组合,收益率85%

宽基组合,收益率85%

这么看来,对于非格局策略,叠加更多的标的会带来更高的收益,只不过差别也不是很大,但是宽基组合的回撤明显变大。

最后

因为格局策略是在小账号运行的,而非格局在大账号,首先大账号肯定是更加的回撤厌恶,所以肯定不能采用宽基组合。而现在大账号运行的正是创业板组合的非格局,那么可以保持现状。

小账号就决定采用单标的(创业板50)的格局策略了。

后面如果资金多了的话,就可以将一部分资金划分为只买某个单标的,这样就形成了组合,可以容纳更多的资金了。

格局策略升级

思路

之前增加了格局策略,大致原理就是判断弱转强那天的涨幅,如果超过一定值,那么就一直持有直到强转弱。

但是这个策略有个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在强转弱那天经常会出现大幅下跌,比如3个点以上的跌幅,而一次格局可能也就赚个五六个点,如果这波行情不太行,甚至还会亏本。

于是联想到非格局策略,非格局策略就是弱转强买入后,只要赚钱就会进行止盈,如果没办法止盈,那就会坚持到强转弱卖出。非格局策略的关键就是只要赚钱就卖出,所以曲线相当平滑。

那么参考非格局策略,格局策略也可以将只要转强就卖出改成只要赚多少钱就卖出,这里的多少钱就可以用收益率来衡量,跟非格局策略的止盈参数差不多。

这样,格局策略和非格局策略逻辑就一致了。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格局并不是为了持有而格局,而是为了赚钱,所以有一个格局的止盈参数也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升级之后,格局策略也有两个参数,一个参数表示是否格局,另一个表示格局之后赚多少卖掉。

回测

取升级前的格局策略为基准,由蓝色线表示;升级后的格局策略由黄色线表示,对比图如下:

image.png

可以看出来在大部分标的上都有明显提升,创业板50上升级后的格局策略从2021年到现在已经有225+%的收益率了。

科创50是个另类,因为回测出来的结果是不要格局。。。这里黄色曲线是以弱转强当天收盘价卖出的结果,远不如以前。

再和非格局策略做个对比:

image.png

增益明显,但是回撤也没增加多少。

创业板2023年格局数据

格局策略

image.png

详细数据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
买入日期:20230105
卖出日期:20230120
本次盈利:7215.0
本次盈利比例:7.21%
账户余额:107215.0
------------------------------------------------------------
买入日期:20230209
卖出日期:20230210
本次盈利:-767.2
本次盈利比例:-0.72%
账户余额:106447.8
------------------------------------------------------------
买入日期:20230216
卖出日期:20230217
本次盈利:-3724.5
本次盈利比例:-3.5%
账户余额:102723.3
------------------------------------------------------------
买入日期:20230222
卖出日期:20230313
本次盈利:96.2
本次盈利比例:0.09%
账户余额:102819.5
------------------------------------------------------------
买入日期:20230320
卖出日期:20230404
本次盈利:1449.0
本次盈利比例:1.41%
账户余额:104268.5
------------------------------------------------------------
买入日期:20230407
卖出日期:20230412
本次盈利:505.5
本次盈利比例:0.48%
账户余额:104774.0
------------------------------------------------------------
买入日期:20230414
卖出日期:20230420
本次盈利:-2443.2
本次盈利比例:-2.33%
账户余额:102330.8
------------------------------------------------------------
买入日期:20230426
卖出日期:20230428
本次盈利:951.3
本次盈利比例:0.93%
账户余额:103282.1
------------------------------------------------------------
买入日期:20230508
卖出日期:20230529
本次盈利:431.2
本次盈利比例:0.42%
账户余额:103713.3
------------------------------------------------------------
买入日期:20230601
卖出日期:20230606
本次盈利:999.9
本次盈利比例:0.96%
账户余额:104713.2
------------------------------------------------------------
买入日期:20230612
卖出日期:20230621
本次盈利:700.8
本次盈利比例:0.67%
账户余额:105414.0
------------------------------------------------------------
买入日期:20230630
卖出日期:20230705
本次盈利:336.6
本次盈利比例:0.32%
账户余额:105750.6
------------------------------------------------------------
买入日期:20230713
卖出日期:20230719
本次盈利:-3122.0
本次盈利比例:-2.95%
账户余额:102628.6
------------------------------------------------------------
买入日期:20230725
卖出日期:20230810
本次盈利:3110.8
本次盈利比例:3.03%
账户余额:105739.4
------------------------------------------------------------
买入日期:20230824
卖出日期:20230906
本次盈利:6281.6
本次盈利比例:5.94%
账户余额:112021.0
------------------------------------------------------------
买入日期:20230915
卖出日期:20230921
本次盈利:132.7
本次盈利比例:0.12%
账户余额:112153.7
------------------------------------------------------------
买入日期:20230922
卖出日期:20230928
本次盈利:1215.9
本次盈利比例:1.08%
账户余额:113369.6
------------------------------------------------------------
买入日期:20231011
卖出日期:20231013
本次盈利:404.4
本次盈利比例:0.36%
账户余额:113774.0
------------------------------------------------------------
买入日期:20231024
卖出日期:20231026
本次盈利:871.8
本次盈利比例:0.77%
账户余额:114645.8
------------------------------------------------------------
买入日期:20231027
卖出日期:20231027
本次盈利:1883.7
本次盈利比例:1.64%
账户余额:116529.5
************************************************************
本轮盈利:16529.5
盈利比例:16.53%
账户余额:116529.5

在今年情况下,格局和非格局收益差不多。

总结

格局策略这次升级之后,我感觉都可以满仓来搞了🤣毕竟收益真的差别很大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还是先只在小账号上应用吧。等积累足够多的利润垫后,可以逐步增大仓位。

风险与回报

对于许多投资策略来说,它的理念和方法似乎很简单,每个人都知道,但为什么这个策略在长期依然拥有一定的超额收益,原因就在于这项策略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等待的痛苦」、「自我怀疑的痛苦」等等,恰恰是这些痛苦让许多人没有办法坚持下去,从而使得它的超额收益在长期持续存在,而少数愿意坚持下去的人,也就有了机会获得那些额外的奖励,这也就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承担风险,获得回报」。

在我的交易系统里,其实核心也非常简单,简单的甚至有时候我都会怀疑它凭什么能生效,凭什么能赚钱。

但是经过这几年我知道的就是几乎没有人能像我一样坚持下来,所以从风险与回报的角度来看,我相信它能给我带来回报。

这波好惨

最近停更了半个月,一个原因是刚搬来新家需要收拾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每天又没有时间,哄娃带娃就占了白天很大一部分时间,然后还要做饭,晚上娃睡着了又不敢大动静动,而且也相当累,就早点睡了。另一个原因是搬家之前把之前作为“光猫”的电脑送人了,搬来之后还能蹭网所以暂时没有办网,但是“光猫”就只能由我的主力笔记本电脑充当了,放在角落里所以也懒得把笔记本拿到桌子上来。最后一个原因是上车之后行情并不怎样,一开始亏了不少,也没有心情更新了。

这波到最后还是亏了,大概3个点吧。但是这波还是有不少经验可以总结,而且也内化成了策略一部分了。

本次操作过程

首先这波上车,8月17日提示创业板转强,上车,8月18日开盘就止盈卖出了。然后创成长,双创在8月18日提示转强。其实按道理也没啥大问题,以前也出现过各个标的不在一天转强,所以8月18日再次上车。

上车之后当天就是一波下跌,一直跌到8月22日,那天双创,创业板提示转弱,但是创成长没有,我当时一着急就把创成长卖掉了,但是刚卖掉,就尾盘极速拉升2个点,我那个气啊,拍断大腿。

8月23日,继续下跌,于是我又给接回来了,创成长成本多0.001,但是刚买入尾盘又跌了一阵子,我又拍断大腿了,还不如收盘时候买。。。

8月24日,基本所有标的都转强了,我一想这稳了嘛,继续持有。

8月25日,又一波下跌,但是系统提示继续持有,所以没有操作。

8月27日傍晚,出了重磅消息,印花税下调,保证金下调,减持新政等,当晚雪球看多了,我也觉得第二天要奔大盘涨停去了。

8月28日开盘,其实开盘价已经比我买入成本高多了,但是那时候脑子已经热了,挂的涨停价。。。但是很不幸,高开低走。。简直把人看吐了。

8月29日,反弹3个点,我又觉得有戏,又抱有希望,所以没有动。

8月30日,早盘冲高回落,自此之后一直到9月6日,都是震荡下跌,但是我还是奢望能够涨上去,觉得这次不一样😅

9月6日,系统提示转弱卖出,没办法,为了避免更大的回撤,我只能选择一键清仓。卖出之后居然直线拉起,我感觉被世界针对了。。。

反思

其实现在看来,8月18日转强判定肯定是有点问题的,但是这个不是核心问题,因为不可能做到精准预测嘛,我的系统本质是跟随市场。

主要问题还是既然一直跌到8月22日,创业板其他标的都已经转弱,那已经说明了大概率这波上车是有点问题的。

而8月24日开启的新一波与上一波肯定是独立的嘛,我还将错就错,将两者混在一起判断,所以出了问题。

那时候8月28日出了利好,就应该认错,开盘卖掉,还能赚1个多点。

可惜我前一天看了太多雪球,大家情绪太高潮了,太一致了,导致我以为要大盘涨停,千股涨停,所以错失了良机。

后面还有一次可以实现保本出的,就是8月30日的时候,经历了前面高开低走,就应该知道这波硬不起来,能跑就跑,可惜我没有,还是树立着信念,这波会上去的,这波不一样。。。

策略升级

其实虽然有时候需要坚定信仰相信交易系统,但是有时候也需要人工干预,对于那种已经知道是错误的情况要及时认错,比如这波,有好几次可以卖出的机会,当然也会有认错了但是没有机会卖出的时候,那就只能认亏了。

这波就是创业板和双创都转弱了,创成长没有转弱可能嘛?大概率是有点问题的。

为了避免人工干预太过分,直接加上这样一个策略:如果买入后亏损,没办法做止盈,那么如果当天开盘价大于成本价,那么直接开盘价卖出。

其实就是能卖就卖,A股嘛,格局就是死,不值得。而且少赚总比亏了强吧。

回测显示是能提升收益率以及减小回撤的。所以我决定在大账号应用,毕竟大账号以稳为主。

最后

虽然说这波亏了不少,但是我仍然对未来持有信心,我觉得可能下一波上车就能直接收回失地,甚至创新高。

最近这波时间,新家也基本收拾好了,后面就继续每日更新了,哦是有持仓的时候每日更新。

希望行情能好起来,加油~

谈谈技术指标

K线、均线、macd、KDJ、RSI、布林线、ABI、ADL、ADR、ARMS、KAIRI、MFI、MOM、OSC、梅斯线、心理线、VCI、乖离、背离、超买……

我光说都要说半天,懒得说了。直接来看技术指标的定义:技术指标指一切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得出的股票价格的数据集合。他的依据是什么?是把过去的股价换算成一组数字,然后把这些数字通过一些运算,就得出了这个指标。

技术指标的本质

当你看不清一件事的时候,掰开了揉碎了去看。就像你看不清ETF,就去看它的所有成分。

你去看看技术指标的公式吧,我一直在强调,透过实质看表象,你打开MACD的公式看看。

MACD=2×(DIF-DEA)

说白了不就是两条平均线的上穿下穿、离散集合吗?它真的适合你把全部资金赌在那上面吗?凭什么?

其他的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大家可以每个都找出来看一下,打开它的公式看看,然后再认真思考一下是否合理。我都不想说技术指标的片面性和钝化,那是你相信它才会用的词。所有指标都是对股价过去走势的解释,并不能预未来。

如果给我的基金画出K线图,然后用这些技术指标来预测将来的基金价格,想象一下,就知道有多离谱了。其实我的基金以后的价格和以前的价格半毛钱关系也没有,股票亦然,所以我也很久也没有看过K线了。

而且如果真的有管用的指标,就会产生一个明显的悖论:如果一个指标真的有用,用的人马上就会增多,那这个指标必然会很快失效,然后变得无用。这是必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指标有时管用,或者一段时期内管用,过一段时间就完全失效了。

你真的相信通过技术指标能判断出股价的走势,这和通过面相、手相、生辰八字来算你未来有多少钱、能不能找到老婆,有什么不同?

技术指标开发的策略

曾经我也为券商开发投顾策略,其基础就是各种技术指标,虽然很多策略都可以做到正盈利,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巨大的回撤,有的策略2年时间内可能最大回撤达到50%,试想一下对于一个普通人,用10W块去炒股,最后账户只剩下5W块的时候,这个策略还能继续坚持下去吗??

我猜也只有基金经理可以坚持下去吧,因为用的不是自己的钱🤣

那么前面不是说技术指标没有用吗?那为什么开发的策略有的会是正盈利的呢。首先这个正盈利是某一段时间区间的,其次在某一段区间里总会有一些指标是有效的,但是你没法挑选出在某段时间内一定有效的指标,所以说这段时间里成功率就会升高,但是总体上来看指标的胜率其实是五五开。最后正如上面所说的,如果这个策略这段时间有效,资金就会蜂拥而至,那么失效也是迟早的事情。

next

接下来我会聊聊一些更高级的技术,比如波浪理论,缠论。。。以及我自己的理论基础,里面的数学问题、科学问题、概率问题等等

复利其实是个伪命题

标题可能不够严谨,准确地来说:复利对普通股民来说,是个不可能实现的伪命题。

肯定会有人问,已经能保证每年40%左右的盈利了,怎么还没成为世界首富?还没有几十几百亿资产?甚至还有人不嫌麻烦地贴出了所谓计算表,本金10万,每年增值50%,10年就是多少亿了。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复利是很伟大,但伟大的事往往只可远观,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容易伟大,这个世界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我们先来看复利的前提,第一,超长期的稳定增长。第二,本金不能动,就是说本金中途不能被出金。第三,利润不能拿走,需要利滚利,一直放在里面做本金。我就问你们,后面两点谁能做到,大多数股民拿出几十万来炒股,是希望来赚钱改善生活的吧?不是为了帐户里的一个数字吧?你能保证你的本金放进里面,永远都不动吗?就算不动,你能保证利润一分不拿出来吗?

比如你有十万,你的生活水平是一年消费十万元。当你赚够三十万四十万的时候,你会想着我要继续复利下去,而不是提高一下生活水平吗?当你赚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你的工资时你还继续上班吗?你家就没有需要提高的生活方面吗?你赚钱只是为了帐面上的数字而不是变成现金吗?

也就是说人生苦短,当你的股市资金远超过你的生活水平时,你一定会要享受成果,这是必然。

比如我,今年选择辞职当全职奶爸,那么在股市赚的钱就需要提取出来作为生活费,而我的本金规模带来的收益也只是将将覆盖生活支出,所以目前我达不到上面所说的复利水平。

复利是只有在你的资金量已经足够大,然后利润远远远远超过你的生活所需时,才有可能实现的,并不是普通股民的奇迹。

另外复利还有个资金量的问题,策略也是有容量的。当你的资金量达到一定标准后,当前的策略就不适用了,试想一下创成长ETF交易额低的时候一天可能只有两千万,那么你如果有两千万,怎么买创成长,对吧。

所以复利只是一个奇迹。

这里就不讨论通胀问题了。

时间是复利的根本,但时间是你最大的敌人。

在股市中连续赚钱的大有人在,因此而发家致富的也不少,但离真正的复利还差得很远,因为人的欲望是随着资产的增加而增加的。

更何况第一点超长期的稳定增长,有几个人能达到呢。

关于做T

经常在群里能看到,我今天又成功做了一把T,把成本降了下来。多好的事啊,高卖低买,或者低买高卖,一个个全都是高手。

所谓做T就是在持有一定仓位的情况下,避开我大A股T+1的规则,在当天下跌后买入并上涨后卖出原有持仓,或者在股票冲高后卖掉原有持仓并在低位再接回,完美。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我不管你原有持仓是盈利还是亏损,你这样做是为了降低成本还是赚钱,但这一切都是指你在能准确判断今天股票走势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判断出了问题,那做成反T自然也是常事。

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两件事,根本不需要做T来解决。既然你那么牛能判断对股票的涨跌,还需要做T吗?你直接操作赚钱不就行了?哪需要做T这么麻烦?抛弃掉原来的仓位不说,你能完美地进行这次操作,你干点什么不行?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做成反T会不断扩大你的亏损,如果股票没有如期上涨你的仓位会越来越重,这不成了上一章讲的不断加仓的策略了吗?

反过来你高抛以后股票继续上涨呢?你是以更高的价格接回来,还是眼睁睁看着股价上天呢?所以,既然你没有这种能力,就要抛弃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严格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买高了没关系,做T慢慢做回来,这是我见过最善良的谎言,恐怕连说的人都不信。即使你真的能做回来,一次两次做回来,总有一次把自己套死,然后仓位越来越重,或者一次止损掉前面所有折腾的利润。

所以大家想通过操作资金的方式来做股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显然是无法保证你永远赢利的。本质原因还是在于股票的成功率和不可控性,由于你无法保证自己的成功率,更无法预测股票的价格,导致你不管用什么方式来管理资金,最终都会导致同样的结局。

而ETF则完全不同,ETF的成分是眼睛可以看到的,总体价格走势是可以通过研究和计算预测的,成功率是可以通过研究控制的,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如果你真能完全读懂,完全按照这个去操作,你根本不需要什么资金管理、分仓、做T,你可以直接满仓操作,在最小回撤的情况下稳定复利。

最后写一道数学题。

10+10-5+10-30=?

5+3+5+6+4=?

哪个大?

稳定复利的核心基础就是最小回撤。

关于仓位

股市最常见的亏钱道路:经历几次大的波动或者亏损后,你开始变得谨慎小心,开始不敢重仓,然后慢慢接受一种分批加仓的方法。在某个能买入的位置,先买入部分仓位,如果发生下跌,则再继续补仓,用这样的方法来摊平成本,等待股票反弹则可安全退出或止盈。

大同小异,只是每个人比例不同、加仓点不同、加仓次数不同。但这种方法貌似很好用,平时也确实能让你赚钱,可是本质上还是在赌,在为自己的错误判断买单。一旦碰上极端的情况,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得不偿失。比如你在10块钱买进了一支股票,跌到8块你补仓同等数量,貌似把成本弄到了9块(还更有甚者加倍补的),但无论哪种补法,这难道不就是你在9块钱买了两份吗?除了你的仓位越来越大外,你有什么办法保证你能守住这个成本,保证股票不再下跌了?一旦仓位补到足够大时,股价再下跌你怎么办?装死还是止损?这种人我见得太多了,因为到那时你的命运已经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交给了其他人。

命运不在自己手中,完全由市场决定,此乃股市之大忌。

不管你平时用分批加仓的方法赚过多少次,记住,你只是在拖延你赔钱的时间,因为你的帐户已经不由你自己掌控。

而在我的交易中,是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首先第一点,我不赌,我从来不会轻易涉足我判断不清的东西,只在我认为安全的ETF上操作,而且是依靠自己的理论分析,认为走势变强时进入,然后有盈利就进行止盈,或者是在走势变弱时退出。在我的系统里,进入的时候我从不考虑价格、位置和K线,出场的时候也不考虑价格,或者盈利多少亏损多少,只要系统告诉我该止盈了,或者是告诉我趋势弱势,马上退出,毫不留恋。

所以你看到我永远是满仓杀入,然后过几天清仓退出。在我的概念中只有满仓和清仓两种情况。因为我深刻明白,所谓半仓操作、分批进入都是因为你没有绝对的纪律,因为你对趋势判断不准确,用来麻醉自己、欺骗自己、拒不认错的方法。其实不管你是三成仓、五成仓,都在对你的净值产生影响,你需要的不是仓位控制,而是操作方法。

所以,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我永远只有满仓和空仓两种状态,有时候空仓甚至会保持两个星期。因为有强大的交易系统支持,才能保证最低的回撤稳步前进,稳定复利。

不要炒股票3

今天趁娃睡着的功夫,再更新一篇,不要炒股票。

费用问题

这次说的是更实际的一些情况:费用。

我们炒股票除了挣钱亏损之外,每次买入卖出都会有费用产生,包括:

  • 印花税,卖出时候收取,千分之一
  • 券商佣金,一般在万二,双向收取,也就是买卖都要收取
  • 经手费,双向收取万分之0.487
  • 证管费,双向收取万分之0.2
  • 过户费,双向收取万分之0.2

好家伙,层层加码,各种名义的费用。这样算下来差不多买卖一次股票需要万15.774,也就是说如果你有100W,买卖一次股票需要掏1577.4元😭

而ETF基金呢,目前我的账户是万0.5,双向收取,免5。免5的意思就是如果费率算下来不超过5元,本来是要按最低5元收取的,我这里就不用,按照实际的费用收取即可。不过如果资金超过10W,那么每次费用肯定会超过5元,那么就不用管这个免5了。

那么ETF买卖一次需要万1,和股票相差了快16倍,100W买卖一次ETF基金只需要掏100块钱!相当便宜是不是。

按照我一个月差不多交易三次来计算,如果是操作股票光费用就要快5000块。。。而ETF基金仅仅需要300块钱。

总结一下

我的不要炒股票原则基本上就阐述到这里,总结一下:

  1. 股票无法预测,甚至会让你连续大幅亏损
  2. 做ETF基金可以大概率的判断走势,找到趋势
  3. ETF基金的费用很低,只相当于股票的1/16

大家肯定遇到过连续跌停的股票,但是有几次见过连续跌停的ETF呢?其实做股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回撤,而ETF基金很好的满足了这一点。

后面我会继续写文章介绍我关于其他方面的认识,比如做T,仓位管理,如何控制回撤,如何做止盈。。。

不要炒股票2

趁着今天行情不错,继续聊聊关于不要炒股票这件事情。

使用ETF降低容错

个股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不可控,方向不可预测。

大家习惯于透过表象看本质,你看到的只是K线图。我要是说我很久不看K线了你信吗?因为反过来,我们得透过本质去看表象,股价的本质是什么?是人为买卖合力的结果,也就是说,第一取决于大资金的动向,第二取决于小资金的合力。但这两点明显是不可控的,不管你用什么技术指标,我是说所有,都不可能预测到下一秒钟大资金会怎么操作,散户会涌向哪里。即使你能猜个七七八八,但小概率事件还是会发生。你是火眼金睛,看到游资进来了,还没获利,可是万一主力他老婆生孩子大出血,或者他只是心情不好,或者债主拿着刀上门,急需用钱呢?

也就是说,猜的结果就是,没有必然,只有大概率事件。但这个大概率不足以让你赚钱,因为你总会遇到连续亏损,因为一般人的止损比止盈大,赚了拿不住,亏了死扛。即使你已经聪明到控制止损,但仍然无法控制连续止损对资金缩水造成的严重影响。别忘了,你处在一个牛短熊长的A股,长期来看一定是亏损的。

个股的内在是无法判断的,影响个股短期和长期价格的内在都是无法判断的。但ETF的内在是可以判断的,或者说内在的大部分是可以判断的。为什么呢?因为ETF由几十到几百支股票组成,特别是指数型ETF,你能大概率判断出1支股票的走向,那50支呢?100支呢?200支呢?是不是如果平均起来成功率会高很多?也就是说,不可能有50个股票的主力的老婆都生孩子大出血,千年不遇,对吧?你将那20%-50%的失败率平均了下来,放进了每次交易中,是不是总体的成功率就高很多呢?甚至接近100%呢?比如我一直主力做的159949,创业板50支指定股票都印在我的脑中(当然权重不同),只有我判断超过30支会上涨时才进入,而多于20支会下跌马上离场,你觉得成功率是不是提高了很多?

总之,逻辑就是通过内部所有成分的动向来确定整体的动向,并通过大批量操作来降低内部的容错率,这好像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吧?

大概率地赢

读过《三体》这本巨著的都知道,三体文明到最后也没有解决三体问题,只得选择放弃,转而向地球寻找新的生存基地。

三体问题是指三个质量、位置和速度都为任意的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现在已知,三体问题不能精确求解,即科学无法精确预测三个天体的运动规律。这本质上是一道数学题,在此不做深入。

而之所以无解,就是因为混沌原理。混沌理论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物理模型下,如果给定的初始值条件有细微的差别,经过一定时间的演算后,所得出的结果差别可能会十分的巨大。通俗来说,比如地球、月球和太阳,你把他们的位置、速度、大小、轨道都录入电脑,不就算出了他们接下来的运行轨迹吗?但问题是你永远不可能精确地录入,你能录入每一滴水吗?精确到什么单位呢?小数点后面几位?分子原子质子还是夸克?再俗点,你能录入我中午吃两个汉堡还是一块牛排吗?我少吃了一口是不是质量、能量消耗都会有变化?而这足以在长时间的发展后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就是常说的蝴蝶效应,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所以很多事是不可测的。股价当然也是一个混沌理论,每支股票里每一分钱都是一个不可测的变量,每个人的每手股票都有可以引起蝴蝶效应。这还只是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更加不可测。虽然人类通过计算已经能够短期、有选择性地大概算出三体的运行规律,但仍然败给了宇宙法则。比如天气预报就是一个典型,能测个差不多,但不准的时候也时常发生,就是因为天气就是一个经典的混沌问题,微小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高手,能凭着感觉、K线和指标大概率地测出股价的方向,但他仍然不敢全仓压进去,因为他知道混沌的世界随时都有坍塌的风险。所以他的结果可想而知,一次胜利,两次胜利,但总有一天会出现失败,然后总有一天会连续地失败。

而股市中唯一可测且失误率极低的,竟然是指数。因为这也是一个概率问题,如果你能有7成把握猜中一支股票,那么你把A股3000多支股票都猜一遍,理论上就能有70%的股票是正确的。而指数本质上就是3000多支股票的总和,指数走势就是反映这些股票中大部分的走势。这就是ETF的魅力,这70%足以支持你的结论。样本越多会让单支错误越来越不明显,而且我们要的只是最后的大比率,你总不会点背到猜错的全是跌的吧?那要不就是你的技术太太太太差,要不就和50支股票的大庄老婆全生孩子难产大出血的概率差不多。

是不是简单了很多?你不知道你家那一亩三分地会不会下雨,也不敢和隔壁老王赌10块钱。但你们区会不会下雨,你们省会不会下雨,中国会不会下雨,降雨量大概是多少,让你和他赌3块钱,你敢吗?

我敢,因为我稳赢。

知闲基金Q3计划

新增格局策略

从2021年到2023年两年时间,我开发了一个策略——创业板的止盈非格局策略,其最大的特点是最小回撤,稳定复利,这达到了我最初的目标,所以基金也一直在坚持执行这个策略。

但是这个策略也有其弊端,那就是在单边上涨的时候容易踏空,不是容易是100%踏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解决之道。直到今年6月份,由我们投资群里的讨论点醒,再加上我的思考,于是在6月底推出了格局版策略。

格局版策略一共有两种,一种是创业板的格局策略,另一种是全宽基的格局策略。全宽基顾名思义,就是做所有宽基,包含创业板,上证50,科创50和深证100。

格局版策略较为完美的解决了单边上涨踏空的问题,但是也会增加策略收益的波动性,但是这个波动性从目前的回测看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Q3计划

目前一共有四个策略,创业板格局策略,创业板非格局策略,全宽基格局策略,全宽基非格局策略

鉴于现在资金量有限,主要目标还是取得稳定收益来覆盖生活支出,所以暂时将格局策略降为低优先级。

基金一共有两个股票账户,那么大账号资金全部用于创业板非格局策略,小账户资金用于创业板格局策略和全宽基非格局策略,其中创业板格局策略只能使用四分之一的资金。

小账户这里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如果创业板需要格局,那么只使用四分之一资金,其他宽基上车,都是非格局。

那么在2023Q3这一个季度,两个股票账户资金配比为3:1,也就是75%的资金用于做创业板的止盈非格局策略。6.25%的资金用于做创业板格局策略,25%的资金用于全宽基非格局策略。

以后计划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配比,根据实际的市场行情,上个季度的盈利情况等来决定具体的配比。

20230627

今日净值 1.0426(+0.04%)
今日上涨 0.04%
本月收益率 1.72%
长期持有的策略净值 1.1254(+0%)
非长期持有的策略净值 1.0557(+0%)
沪深300 0.9932(+0.94%)
创业板50 0.8978(+0.11%)

(净值计算从2023年开始,开始值为1)

今日信号和操作

今天光伏弱转强,按照策略计划,光伏只在小账号买入最多不超过1/4的仓位。买入后涨幅0.6%,对总体账户影响为0.04%

本来以为创业板会转强,但是还是差了一些,今天有点跌不下去的意思,直觉告诉我创业板快转强了。

刚好明天光伏一止盈,然后等创业板转强,全力做多创业板,希望这波能让我来个长期持有,弄个10%的涨幅就舒服了,嘿嘿😁

关于止盈系统的一些想法

今天突然想到止盈系统现在有两个参数:change_ratesell_rate,分别代表以下意思:

  1. change_rate,收盘价比成本价低,如果收盘价和成本价差异的比例小于这个change_rate,那么也会触发止盈。如果大于的话,就不止盈了。
  2. sell_rate,在收盘价比成本价高的时候,第二天止盈卖出价格应该是收盘价加上这个sell_rate

那么我在想,会不会存在一个对称的参数,profit_rate,表示如果收盘价比成本价高一定比例的时候,就不进行止盈了。刚好和change_rate相反。

于是修改代码,进行回测:

image.png

发现相比于现在的长期持有并没有提升,因为现在的长期持有用来判断是不是要长期持有是通过收盘价,而不是盈利的价格。因为盈利的价格并不能说明当天转强的强度,而涨幅可以。

然后想到以前也确实考虑用盈利的价格来判断是否要长期持有,也回测过,效果是不如涨幅来的好的。

忽然再一想,能不能通过当天的收盘价来替代change_rate呢,一细想也不行,因为当天转强,或多或少都会涨,就算跌那也说明不了问题,而成本价和收盘价的关系却可以说明。如果用收盘价,那就没法定义到底什么样算弱了。

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最终都被推翻了。

20230626

今日净值 1.0421
今日上涨 0%
本月收益率 1.68%
长期持有的策略净值 1.1254
非长期持有的策略净值 1.0557
沪深300 0.9840
创业板50 0.8968

(净值计算从2023年开始,开始值为1)

今日信号和操作

今天是节后第一天,也是知闲基金正式开盘后的第一天。无奈行情很差,各大指数都跌了1%以上。基金按照策略节前就已经空仓了,今天没有买入信号,所以继续保持空仓。

单纯看K线感觉很凶险,上证指数像是又要破3000点,3000点保卫战又要开始了吗?

创业板似乎更坚挺一点,特别是光伏,我感觉本周会有一些机会。

就这样了,今天又是躺平就跑赢大盘的一天😅

聊聊交易系统

我的投资经历

我的投资经历是从2015年开始的,上半年的那波牛市其实我是不知道的,当时我忙于毕设的事情,在大量的学习实践,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到股票市场,但是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参与了,而且盈利颇丰,听说赚了快30W,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有些震惊,我当时可能连几千块钱都没有,但是他还没毕业就已经赚了快30W,而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让我对这位来自北京的同学有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件事情我后面也想了想,当时无论如何我也是不可能像他一样做到赚30W,哪怕我跟他一样有足够的本金。道理很简单,我即使有了那么多钱也不会投入到股市里,这其实就是和整个家庭,成长经历有关,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以及对金钱的观念。而且也许30W对我们来说很多,但是对于他一个北京土著来说可能也并不多。这位同学毕业后就回北京工作了,在家旁边。

我正式入场是在2015年的6月底,那时候答辩结束,然后听到股市的信息,所以自己也想去试试,在平安证券开了一个户,手续费应该挺高,最开始可能只有几千块钱。但是等我开完户,股市已经风云突变,开始大幅下跌了,我当时因为钱不够,所以找的股票都是那种几块钱的股票,太贵的买不起,估计30块的就已经买不起了。当时具体买的什么股票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当时我是在第一波下跌之后我买了点,然后很快赚了之后就卖掉了,估计能赚个吃饭的钱吧。具体怎么择时的我已经忘记了,肯定是通过某个指标的,因为我记得不是瞎弄的,也是有点章法的。

钱不多,反正就这样玩,反正那次股灾也没赔钱,小赚了点,后来就养成炒股票的习惯了。我记得买过大橡塑这只股票,买了之后停牌重组,涨停了几次,赚了在当时看挺不少的钱,估计一个月生活费?反正挺乐呵,其实我也不知道为啥买的这只股票,在我现在看来听都没听过的股票。后来还买的有洛阳钼业,这只股票后来几年经常玩,因为规律性实在是太强了,资源型企业,在股票低的时候买入,躺平装死,总会有赚钱的那一天。。。

第一次炒股票大概就是15.7到15.10这段时间,后来就要经历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了,当时全身心的在训练自己的编程技能,然后休学去搞了份远程工作,这段时间没有精力,所以就没有再炒股了。一直到16.10,我正式决定退学后,再去找到了第二份工作,这时候是在北京出差,而且是在中信建投证券,工作内容就是跟股票有关,甚至可以看到别人的账户,以及操作流水,这时候就又想起来我也有个股票账户,所以又开始玩了,这个阶段的方法也还是之前的买入躺平等,只不过股票标的固定就是那么几个,洛阳钼业是最常操作也是最赚钱的一个。然后一直到17.12,我从这家公司离职,去了庖丁科技就没有再玩股票了,原因是去庖丁科技我总是担心能力不够,所以花了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

我记得当时18年初买了辆车,同事说我是炒股挣了钱买的车,哈哈怎么可能,我一个是没有那么多本金,一个是没有那样能稳定赚钱的能力。18年和19年可能断断续续的也买了股票,但是规模都不大,最多只有一两万在市场里。然后到20年初买房,把钱几乎花完了,然后到20.5月办还贷卡的时候顺便在那边办了一个证券账户,给的是万2.5,其实现在看来也还很高。然后从20.6又开始炒股了,我记得当时办账户的时候我给我的贷款经理说,我感觉股市要涨起来了,赶紧买股票吧。后来发现我的嗅觉还是蛮敏锐的,而且那时候我也这样做了,买入了中国太保。不过阴差阳错的是,买入之后一直跌,磨掉了我所有耐心,索性再也不看了,后来涨了一波我一看回本了,还赚了,就给卖掉了。殊不知后面涨幅更大,错过了一波行情。

那次之后,后面又买过洪都航空,反正也是没把握住,小赚出场,但是后面再看,起码少赚30%。再后面是看雪球,了解到国际医学这个,才发现西安的高新医院居然是家上市公司,遂买入,这个股票赚了不少,大概快20个点,几千块钱。再后来到20.12时候我了解到交易系统,误打误撞也接触到了一个交易系统,然后仔细钻研,将其改造成了我的一套量化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的成长

这套交易系统从根上是借鉴别人的,一开始我看到这套交易系统的时候我觉得相当契合我的投资思想,所以我觉得这能行,然后仔细研究,搞明白它是怎么运作的。这人写了一系列文章来介绍自己的交易系统,很感谢这么详细,我认真钻研了3遍,从头到尾,然后也开始模仿。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ETF,就感觉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想要是以前我知道这个工具就好了,就不会总是找低价股了。。。

在模仿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干嘛不把它代码化,程序化呢?这样不就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自己去看盘,看数据了吗?所以从21.1开始了将这一套交易系统开发为一套量化交易系统之路。

从21年1月到现在,两年半的时间,中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段时间我也想放弃,而且逐渐发现有了交易系统,你也不一定能够实现稳定盈利,具体为什么后面我会写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一下。

在这两年半里,对这个量化交易系统大概有以下的升级以及对应的时间节点:

  • 数据自动化计算(21.2),事实上是一直到4月多,因为当时有bug
  • 自动化决策(21.10),所以21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摸索算出来的数据怎样算是买入信号,怎样是卖出信号。这时候发现人工决策很容易有主观上的偏差,所以后来才想到要自动化决策,这一段时间很难,造成了比较大的亏损。
  • 回测功能(22.1)加入自动化决策之后,一开始并不知道到底这样决策好不好,而且也换了好几种决策方式,所以我觉得必须要写一个回测系统来验证怎样的决策是行得通的。
  • 止盈系统(22.2)有了回测功能之后,我才发现有了止盈会让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加平滑,回撤也会变得更小。
  • 自动化工具(22年)主要是一些数据更新工具
  • 标的选择(22.9)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操作,我发现策略在宽基上基本上都符合,在行业基上有的符合,有的不符合。而且行业基会大幅增加回撤的可能,所以后来决策只做宽基
  • 心态升级(22.10)22年当时在交易系统上还想玩更多的花子,比如通过买入信号来买股票赚的更多,于是在22.7经历保交楼事件,亏了不少。然后心态也不好,踏空的时候总想买入,然后一自己操作就亏损。而且那时候浮亏的时候就不想坚持交易系统了,然后自己卖掉了,后来人家又涨上去了,反正就是没有信仰总是自己凭心情决策,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完了之后亏了就把钱转出去,后面赚的时候本金又很少,来来回回就这样浪费了很多机会。
  • 节假日决策(23.1)当时一直纳闷的如何进行节假日决策,后来在一次回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 止盈系统的进一步优化(23.2)参数分离,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加平滑,更加接近最小回撤,稳定复利的目标。从22.10一直到22.12月这三个月一直没怎么赚到钱是因为之前的策略在当时的标的选择上确实不太好赚到钱。
  • 拒绝踏空的升级(23.6)一直耿耿于怀于可能会踏空行情,现在也能保证吃到涨幅了。
  • 标的和模式的固定(23.6)现在分为两个账号,一个是求稳账号,只做创业板,一个是激进账号,会做所有的宽基。
  • 优化跟踪交易系统和模糊决策的优化(23.6)

总体上从21.1到现在这两年半里,第一年也就是21年是练技术的,量化系统的各种模块和各种自动化工具都是在这一阶段开发完毕的。第二年也就是22年是练心态的,那时候还很浮躁,一会想个这,一会想个那,总是自己进行白给操作。23年是优化升级的,止盈系统的参数分离,节假日决策的理论支持,拒绝可能的踏空,投资标的和模式的固定,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现在的我已经风轻云淡了,看到踏空的时候就告诉自己这是自己没办法赚到的钱,所以也不眼红,也不着急,静静的等待自己的机会到来。现在空仓时间很长,一个月感觉有一大半时间都是空仓。碰到买入下跌也不慌,坚守交易系统,严格执行。

要做成一件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要经历很多坎坷,但是最终度过之后,才会发现其实一切都值得。

交易系统继续升级——拒绝踏空

今天凌晨起来喂娃的时候突然想到,最近每次连续下跌,跌到不行的时候就会有一根大阳线,然后产生一段不错的反弹甚至是反转,比如去年的4.27日,当天创业板涨了5%,然后持续反弹了2个月。今年元旦之后的行情,也是涨了3%,然后持续上涨到过年前。

然后我就查看了下交易系统给出的信号,这几次大阳线反弹系统都给出了买入信号,那么我就想是不是可以这样,当系统发出买入信号的时候,然后当天涨幅达到一定值,比如3%以上,就可以一直持有到发出卖出信号呢?然后我大概肉眼看了下各个标的,各个时间段符合条件的数据,发现确实会很不错。

但是用肉眼看毕竟不合理,所以干脆写一个回测程序吧,说干就干,差不多用了一个小时。回测一跑,果然有巨大的超额收益!

下图就是结合了长期持有策略的回测对比图,黄色的是升级后的策略收益率曲线,蓝色的是之前的

image.png

收益率都有明显的增强,在创业板和光伏上面更是如此!

再回测下我目前使用的融合策略:

image.png

收益率从60+%直接干到了110+%,提升快一倍!

而且从收益率曲线看出来,不是在某一段有提升,而是在不同时间段时不时的有所提升,对应于行情来说,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波不错的行情。

哈哈,交易系统之前遗留的一个最大的心结问题解决了————拒绝踏空!以后牛市来了也能吃到大部分涨幅了。

记录一次翻车过程

这次翻车简直是离谱啊

image.png

情况大概是这样的,第一次上车是黄圈的地方,20230508,创业板50转强,然后上车,当天赚0.5%,然后第二天止盈卖出,没毛病。但是这一天创业板和创成长都没有转强。

然后到20230510的时候,趋势信号显示微弱,所以没有上车,但是其实是有点模棱两可了,按道理是可以上车的,但是这一天的数据刚好和判定条件差了一点点,所以最后还是没有上车。

到20230511这天,刚好所有条件符合,上车,但是上车之后午盘就跳水了,这天上车时候其实有点犹豫,是觉得前一天应该是第一天转强,所以今天就有点虚了,但是无奈还是上车了。

到了20230512这天,午盘直接下杀,我就有点慌了,两个原因,一个是创业板50已经强了好几天了,转弱的概率就比较大,第二个是这次创业板没有在第一天转强上车,就感觉不太好。恰好这天是个周五,也不想扛着过周末,所以一咬牙干脆在尾盘清仓了,当然清仓后也继续跌了0.5%吧。

但是没想到今天,直接上攻,不仅突破了0511的买入价格,还多涨了0.6%,要是按系统来说,尾盘卖出,那么这波可以赚0.6%。

真的,今天觉得有点恶心了,为啥周五要卖啊,系统也没提示信号卖,就是自己心理有点恐慌了,所以给割肉了,唉。就相当于两边打脸,转强差了一点没有在第一天,然后按照第二天上车,自己又没按系统坚持住。。。

不过讲道理0510算是转强了,所以如果按0510转强来说,这波只能赚0.05%,而我自己亏了1.2%。。。

5月整体亏了0.8%,虽然说目前跑赢了沪深300和创业板50,但是今天的恶心之情溢于言表。。。

以后如果有模棱两可的判定,那最好不要上车。如果上车了,那么请按照系统坚持下去。

这就是这次翻车的教训。

2023Q1——改变,就是好事

2023年的第一个季度,真的是改变很多。

感染新冠病毒后,几将摧垮我的身体和免疫力,然后鼓起勇气提出辞职疗养身体。从长期的慢性压力解脱出来,真的是让我如释重负。但是伴随的身体这些病症仍需要抽丝剥茧式的进行治疗。。。

投资

image.png

大概情况就是1月份顺利上涨,然后2月份有比较大的回撤,然后3月份小幅增长。

2月有比较大回撤的原因是因为有一天上车之后下午快速跳水,然后第二天继续下跌,导致这轮上车亏损3.5%,而且这轮也无可避免。快速跳水的原因似乎与战争有关?

另外FIRE基金比策略回撤更大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在2月初对止盈系统做了进一步优化,所以2月初的几次上车本来是亏损的,在策略回撤上就扭亏为盈了。这一部分差异不大。

然后3月份交易系统对一次强转弱信号有个误判,这个误判是当时判断加入的时候有些条件扩大化了。这一部分多损失了1个多点。

最后总收益和策略收益持平的主要原因是在1月份FIRE基金把握了当时上涨时机,涨的足够多,而且在高位进行了分红。

下图是策略按天回撤的收益曲线:

image.png

在第一季度关于交易系统有三项比较重要的优化:

上云

从3月1号开始家里断网了,而下半年就要搬家了,懒得再去办网,所以干脆把交易系统部署到云上了,这样方便点,即使在外面也能看到是否在计算。以前如果出门,就很难知道当前的状态。

止盈系统优化

主要是关于止盈系统中判断要不要止盈和止盈多少这两项指标进行了分离,之前都糅合在一起,当然不太科学,分离之后在几乎所有标的上都有很不错的提升。

标的分离

年初定的计划是大账号只做宽基标的,但是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创业板,上证50,科创50,就是谁强做谁。但其实这样做是有些问题的,从回测也能看出来有一段时间回撤相当厉害,而且最大回撤也比较大,不符合我的最小回撤,稳定复利的原则。

查看了那段时间的数据,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子:上了上证50,回撤,上了科创50,回撤,上了创业板,也回撤,所以导致回撤叠加到一起,造成了更大的回撤。有回撤了不要紧,涨回去就行,但是标的糅合的缺点就在这里,在这些回撤之后的买入信号都是同一天,所以只能选择一个上车,那这不就相当于挨了三份打,吃了一颗枣吗?

但是如果单个标的拎出来看,每个标的在回撤后,都能把握住下次买入信号涨回去。

那么这里就很清楚了,要做标的分离了,less is more,以为多做几个标的,多上车就能多收益的想法其实不太科学:

  1. 回撤可能叠加,但是收益可能并不叠加,虽然这两者的可能性没有计算,但是回撤叠加会造成比较大的最大回撤,体验不好。
  2. 每个标的的幅度并不相同,比如上证的最大涨幅是10%,而创业板股票涨幅是20%,那么创业板的股票的波动性就比上证的大很多。如果这一次吃了创业板的回撤,下一次只吃到上证50的枣,那不亏大了。

最后看看回测,在叠加止盈系统优化后,只做创业板的收益虽然和糅合做创业板,上证50,科创50的收益差不多(原因是后者最主要还是创业板),但是曲线明显平滑很多,最大回撤也只有5%,可以说是实现了最小回撤,稳定复利的目标。

2021年至今

Q2策略和目标

大账号只做创业板,小账号只做宽基。

收益目标15%。

财务

2023Q1是我用beancount记账的第一个完整季度。

一共支出2.76W,其中1月份0.81W,2月份0.93W,3月份1.02W

image.png

支出项目和比例大概如下表:

项目 金额 比例
房贷 1.09W 39.3%
交通 0.52W 18.8%
餐饮 0.49W 18.1%
购物 0.46W 16.7%
其他 0.2W 7.2%

哎,房贷太多了。。。

收入的话,Q1主要还是工作收入,投资收入只能覆盖一个交通费用😂一季度实现FIRE失败🤪

今年的投资目标是只要能大概覆盖生活支出就很满足了🤣希望后面3个季度给力点

止盈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目前的止盈系统的原理是固定了一个止盈参数,这个止盈参数包含了两个值,一个值是止盈收益率,也就是说,在(收盘价*止盈收益率)>成本价的时候,按照(收盘价*止盈收益率)价格卖出,第二个值是止盈比例,是说在卖出的时候卖出多少比例的股份,第二个值现在一般固定为100%。

能卖尽卖

这种方案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按照止盈收益率来卖出,因为设置的有点高,很可能卖不出去,所以后来进一步优化,提出了能卖尽卖方案,该方案集中的点在溢价上,因为ETF价格相比IPOV(净值)会有一些溢价,有时候是溢价,有时候是折价,而在确定第二天的卖出价格的时候,尽量使用折价——以保证价格挂的低些,这样更容易卖出去。

另外在买入的时候可能比策略发信号的价格高,这样第二天挂止盈单的时候价格也会偏高,这时候会选择用策略买入价格来算,而不是实际成交价。

总之,思路就是尽可能保证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第二天可以挂出止盈单,而且尽可能往低了挂,在这一系列的调整下,回测收益率有小幅的提高。

进一步优化

这段时间创业板50的极端拉胯,导致回撤进一步增大,而且经常出现擦肩而过然后卖不出去的情况,紧接着就是发出卖出信号,导致亏损。

所以这段时间进一步的思考了下止盈系统

其实仔细想想,在第二天挂止盈单的时候,挂在止盈收益率的这个价格上和挂在平盘(前一天收盘价)上,似乎差异并不大,反倒是挂在平盘上更容易卖出去。如果挂的高能卖出去,那么挂的低的价格肯定能卖出去。而挂的低的价格卖出去,挂的高的价格不一定能卖出去。因为系统还有一个设置就是如果第二天收盘价大于成本价,那么就以收盘价卖出去。这一点的设置保证了,不论挂高挂低都是有一个托底。如果挂的高没卖出去,在收盘价盈利的情况下肯定能卖出去,如果收盘价亏损——那可以想象这一天是个啥行情。。所以综合来看还不如挂的低来的靠谱

基于这个思路,可以将上车后的情形分为可以挂止盈单和不能挂止盈单,可以挂止盈单的挂的价格越高,卖出的概率越低,挂的价格越低,卖出的概率越高,这两种情况收益率都很小,其实这是一个数学期望的问题,所以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一个点。不能挂止盈单的,那就不挂了,很简单。

从代码上梳理逻辑,对应其实就是以下两种情形:

  1. 收盘价大于成本价
  2. 收盘价小于成本价

下面分别论述

收盘价大于成本价

这时候会挂止盈单,那么从成本价起步,挂哪个价格合适呢。

挂的价格越高,卖出的概率越低,挂的价格越低,卖出的概率越高,这两种情况收益率都很小,其实这是一个数学期望的问题:盈利比例X挂单价格的概率

所以可以在代码上设置这样一个变量,来循环遍历看哪个参数最优

挂单价格出现的概率

可以预见的是挂单价格越低出现的概率越高,比如相比收盘价-10%肯定是100%出现,相比收盘价10%肯定是0%出现,而出现在收盘价周围的价格比例应该是最高的,有没有觉得这像数学中的一种分布?对,就是正态分布,中间大,两头小。

而且相比于正态分布来说,这个分布应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曲线可能不是那么平滑,也就是说在两边可能会出现断层,那么我们优化的目标就很简单了,找出中间那部分——概率最高的部分,选择比收盘价高的那个点,就是挂单价格的最优解。这样,挂单价格最高,挂单价格出现概率也高,那么数学期望就高,也就是止盈收益最大。

每一个标的在发出买入信号后,而且当天收盘价大于成本价,第二天的价格概率分布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每个标的分别统计,然后最终看看是否有统一性。如果没有,那么需要每个标的单独处理。

收盘价小于等于成本价

这里相比上面那种情况要简单,但是需要考虑的是成本价小于收盘价多少的时候我们需要挂卖出单,而挂卖出单的价格是固定的,就是保本出。至于为什么选择保本出,在文中一开始就论述过了,挂个保本出和挂多零点几其实差异不大,而卖出去和卖不出去差异比较大。

那这里我们只要设置一个变量,循环去跑一遍,找收益最大的那个值就可以了。

根据这个原则,筛选了一遍,貌似还真是现在的止盈参数是最佳的,在各个标的上表现都还可以。

代码

选择价格的代码其实很简单,sell_rate对应收盘价大于成本价的止盈盈利率,change_rate对应收盘价小于等于成本价的差多少卖的差价率

1
2
3
4
5
6
7
8
if close_price > stock_cost_price:
profit_sell_price = max(round((close_price * (100 + sell_rate)) / 100, 3), stock_cost_price + 0.001)
else:
change_price = round((close_price * (100 + change_rate)) / 100, 3)
if change_price < stock_cost_price:
continue
else:
profit_sell_price = stock_cost_price + 0.001

回测

虽然看起来上面两种情况是独立的,但是其实其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搞了个双重循环,来寻找最佳的参数点。跑了一遍发现,每个标的其实不太一样,但是差的也不多,所以最后那就每个标的挂止盈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参数吧。

下面是新的止盈策略和之前的收益率的比较图,可以看出来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提升

image.png

策略回撤分析

看了下创业板50主要回撤的时间和区域,2021年,2022年,2023年都有,但是主要集中在2022年下半年,大概情况如下

回撤

20210604~20210607 回撤-2.32%

image.png

20220124~20220127 回撤-3.3%

image.png

2022年下半年 分别回撤-5.1%,-2.28%,-4.23%,-3.5%

image.png

对应曲线分别为下面这几个地方

image.png

分析

也就是说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稳定增长的,但是偶发的几次行情拉胯就会导致整个收益率曲线的大幅下降。

而且在回撤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买入后不涨,甚至大跌,这种情况不论做不做止盈都是一样的

那么是不是不做止盈会更好呢,参见下图:

image.png

绿色为止盈后的曲线,红色为不止盈的曲线

可以看到,很多标的上绿色明显大幅超越红线,虽然红色曲线在有的地方会超过,但是绿色曲线也还算表现可以。

所以综合来看,还是止盈来的好。

虽然说止盈版本可能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回撤,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它过滤了大部分回撤。

那么现在问题主要集中于如何规避这些回撤?

按趋势值来看,确实没办法避免买入这一操作。

那加入止损如何呢?

加入止损回测之后,发现并没有有什么增益效果,反倒是有一些负作用。

时间段

可以看出2022年10月之后,开始频繁出现回撤,那么这段时间指数走势是不是跟以往不太一样呢:

果然,指数在10月之后开始了窄幅震荡,窄幅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还没涨呢,就开始跌了

image.png

而10月到现在的回测,也是在震荡,偏下跌型的震荡

image.png

总结

其实对这些回撤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行情低迷,成交不足,导致多头的空间减小,所以策略买入后没法止盈卖出,导致亏损。

那怎么办呢?没什么办法,继续坚持执行策略吧,可以有一些小的调整,比如多策略融合,现在就是基础策略+打野策略+格局策略,后面可能加上非止盈策略。

FIRE基金策略——格局版

最近这几次买入,当天看着很舒服,涨幅喜人,但是第二天总出现卖不出去,然后导致亏损的情况。比如上次买入,当天收获涨幅1%,第二天直接跌1.5%,而且第二天系统发出卖出信号,不得不清仓。。。

除了这个问题,目前的FIRE基金策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单边上涨的时候很容易大幅跑输指数。最近股市关于牛市的传言甚嚣尘上,让我也有点沉不住气了。

FIRE基金策略可以在单边下跌的时候大幅跑赢指数,在震荡期可以跑赢指数,但是单边上涨时候就会大幅跑输指数,这就是策略的缺点,无可避免,鱼与熊掌岂可兼得。但是请注意,这里只是跑输,但是也是盈利的呀,只不过赚的比指数少罢了。

理论

为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我思考出了一个新策略——格局版

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目前中国股市的T+1规则,规避这个规则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账户上一直保留仓位,然后当天买入的仓位可以在尾盘卖出,其实就相当于做了个T嘛。在我这里,那就可以在账户上一直保持半仓,然后发出买入信号的时候买入另外半仓,到当天尾盘可以选择卖出半仓,就相当于T+0了。

第二个问题,那其实如果应用上面的保持半仓,自然就解决这个问题了,一直保持的仓位当然不会错过牛市咯,但是这是把双刃剑,在熊市的时候也不会错过,这不可能避免。

但是有一个缓解之法,那就是做市值和现金的动态平衡,原理很简单:

在牛市中,市值不断变大的时候,卖出一部分仓位,保持市值和现金的1:1平衡,这样会不断的抛售仓位,可以缓和在随后的大跌里的损失。在熊市中,市值不断变小的时候,可以使用现金补充一部分仓位,这样可以平滑熊市的跌幅。

回测

说了这么多,看起来挺美好的,对FIRE基金策略是一个不错的补充,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回测下看看吧:

image.png

可以看到,在宽基比如上证50,科创50,创业板50,创成长上有不错的增益效果,而在行业基上表现平平

那么原因是啥呢,我估计是因为行业基在发出买入信号的时候已经涨到当天高点了,所以即使尾盘能卖出,也基本上没收益或者是干脆负收益,所以跟FIRE基金策略差不多。。

而宽基不一样,可能一会这个涨,一会那个涨,有个时间差,所以发出买入信号之后还有不少利润空间。

那么这样的话,格局版策略就最好选择宽基吧,下面就创业板50,上证50和科创50做一个详细一点的分析,初始资金20W

创业板50

创业板50的数据从2021年1月20日开始,前一天的指数数值是2999,截至今天数值是2552,下跌14.9%,那么这半仓到现在剩余85100元

另外半仓的收益率是43.6%,那么剩余143600元

总计228700元,总收益率14.35%

2年时间14.3%,看起来并不多,平均每年7%,但是你要考虑到2022年创业板下跌了30%,那如果来一波牛市,年收益率岂不是更高。

上证50

上证50的数据从2021年3月3日开始,前一天的指数数值是3718,截至今天数值是2776,下跌25%,那么这半仓到现在剩余75000元

另外半仓的收益率是24%,那么剩余124000元

总计199000元,总收益率-0.5%

上证50在21年下跌10%,22年下跌20%,算是两年熊市了吧

科创50

科创50的数据从2021年6月10日开始,前一天的指数数值是1427,截至今天数值是1023,下跌28%,那么这半仓到现在剩余72000元

另外半仓的收益率是24%,那么剩余124000元

总计199000元,总收益率-2%

同样22年下跌30%

回测ok

总体上看,在经历了两年熊市的情况下,最终收益情况很ok啊,当然创业板50的表现要比上证50,科创50好多了。如果搭上几年上涨,就可以快速拉高收益率,不可能年年跌吧。

执行

目前看来格局版策略理论和回测都通过了考验,而且也作为FIRE基金策略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所以我打算在测试账户上执行这个格局版策略,而且只做创业板50。

格局版策略也有缺点,那就是在熊市,连续下跌的时候不能避免,所以要做好心理预期。目前创业板50的位置,经过这两年的回调,大概和2020年第四季度的水平相当,继续向下的风险已经没那么高了。

格局版策略和FIRE基金是分开的,所以不会每日更新净值,但是季度报告的时候会做一个总结说明。

现在有的策略

加上格局版策略,那现在就一共有3个策略了。

FIRE基金策略和FIRE基金策略打野版,这个是在主账号稳定执行的,对应的就是净值曲线里的FIRE基金累计净值,而策略收益率曲线只包含了FIRE基金策略的回测,所以两者曲线会有些许的出入,但是大体上是一样的。

FIRE基金格局版策略打算在测试账户上执行,不进行每日更新,只在季度报告更新情况。

牛市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股市特别是沪深300,上证50这些白马股比较多的指数,已经上涨了很多了,俨然一股牛市的气氛。而且创业板指数在2023年开年第一个月就上涨了快10%,叠加港股的连续逼空上涨,真的让人们有点心潮澎湃了。

不过我自己的FIRE基金却没有跟上涨幅,11月,12月表现平平无奇,上涨不到1%,1月份表现稍好,但也是跑输指数。

这对于我这个策略来说,非常正常,因为策略的超额收益并不是来源于牛市,而是来源于熊市。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我买的就是这些指数,所以在牛市连续上涨的时候,大概率是跑输大盘,跑输指数的。而超额收益来源于熊市的原因是在熊市下跌的时候,我能保持少跌甚至不跌。这样假以时日,肯定是可以实现最小回撤,稳定复利的目标的。

image.png

上图是从8月到现在的收益曲线对比图,可以看到实盘和策略表现出现差异就是在9月份和10月份的时候,这两个月没办法,打野把人打残了,总之是没有完全按照策略来走。而11月,12月又没有收益,所以实盘整体上是跑输策略,跑输大盘的。

嗯,确实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会存在所谓的投资圣杯,只能说是在战斗中不断打磨。从也许能成,到基本能成,再到稳定能成。这一过程都是需要去经历,去不断总结的。

春节假期快过完了,股市也即将开盘,我又加仓了40%的仓位,因为我相信现在已经进入了稳定能成的阶段,获取收益已经是手到擒来。

春节后,将会每日更新净值,每季度出报告来总结,来思考是否有提升和改变的地方。

Go! For FIRE Life!

节假日策略

其实一直很疑惑,有的节假日只有三天,也没有调休,也就是比正常周末多了一天,但是处理上还就是跟周末不太一样,不知道什么原因。

目前策略执行上,遇到节假日就清仓,到节假日结束后再决策上车,其实就相当于节假日将之前的所有状态推倒重来。

节前节后均有买入信号

在积累了快2年的数据后,发现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有时候标的会在节假日前一天发买入信号,这就和节假日策略冲突了,按节假日策略这一天是要卖出的,所以就忽略了这一天的买入信号。

到了节假日结束的第一天交易日,按照策略也发了买入信号。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发现在这种情况之后几天跌的概率更大一些,执行这样的买入信号,大概率是要亏损的,止盈也没法做。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的忽略节假日前一天的买入信号,它跟节假日后的表现是有联系的,节假日策略简单的推倒重来可能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对策略做一个简单的修复:如果节假日前一天出现买入信号,那么忽略节假日后第一个交易日的买入信号

回测如下,蓝色是修复前的曲线,黄色是修复后的曲线

image.png

可以看到在仅有的数据里,这个修复还是奏效的,可以避免回撤。

虽然数据不多,但是至少没有起副作用,我觉得这个修复可以应用到目前正在运行的策略之中。

很巧的是,今天光伏ETF发了买入信号,那让我们拭目以待假期后光伏ETF的表现吧。

执行节前一天的买入信号?

那如果是我们执行了节假日前这一天的买入信号呢?

回测如下,蓝色是修复前的曲线,黄色是修复后的曲线

image.png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可以抑制节前节后一天都有买入信号的这种情况带来的回撤。这也是很显然的,因为节前一天有买入信号,节后一天也有买入信号,那肯定是节前一天买入更好,然后节后一天止盈卖出,没毛病。

第二,在其他标的上,明显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收益曲线落后修改前的收益曲线。这种情况是因为节前一天有买入信号,但是一般经过一个假期,基本上都是要推倒重来的,所以节后表现可能不太行,也没法做止盈,导致亏损。

所以呢,这个改动不会加入现有策略。

假期长短有没有影响?

继续做修改,如果假期长度大于3天,那么就忽略节前一天的这个买入信号(也就是3天假期,节前买入信号可以执行),回测如下

image.png

如果假期长度大于4天,忽略节前一天的买入信号(也就是如果假期长度为4天就会导致节前的买入信号是个假信号,容易造成回撤),回测如下:

image.png

可以看到,如果假期是3天,节前一天有买入信号,执行的话也没啥问题。可以抑制节前节后一天都有买入信号的这种情况带来的回撤,而且也不会影响其他标的,不会出现第二种情况修改导致的回撤。

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假期长短是有影响的,也许3天的假期约等于周末,这样的节前一天买入信号是可以执行的。

另外相应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假期大于3天,那么节后一天的买入信号就可以执行。

总结

上面的结论怎么说呢,其实不是特别可靠,毕竟数据太少,但是由此我们可以隐约的感受到节假日和股市的一些关系。

具体如果要执行到现有策略的话,激进的可以采取假期小于等于3天,那么节前一天的买入信号可以执行。保守的话就是,假期小于等于3天,那么节后一天的买入信号直接忽略。

准备开始分红

这个月真的是太难了,FIRE 基金回测截止今天已经亏损 0.7% 了,而 FIRE 基金由于月初使用半仓格局了一把,现在还有快 3 个点的收益,但是也扛不住大幅回撤了。

哎。。。

鉴于目前行情的这种情况,而且也快到年底了,FIRE 基金准备开始逐渐分红,分红出来的资金一部分补充生活所需,一部分打算投入到 FIRE 基金养老版 中进行抄底。

分红策略就是固定一个资金额,每个月末只要比这个资金多,就分红,分红数额就是多余的部分。如果少于这个资金额,那就等超过的那个月末再分红吧。

截至目前还有 3 个点的收益额可以进行分红。

目前还在车上,满仓创业板,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就这样吧~

P.S. 目前 FIRE 基金已经有了两项比较重要的调整了:

  1. 只操作宽基,创业板50 ETF创成长 ETF双创 ETF上证50 ETF科创50 ETF
  2. 每月进行分红
2022.11.29 更新

每月分红改为,每次上车之后只要有盈利以及大于固定资金额就进行分红。

战船已固 前方即是星辰大海

2021 年 1 月灵光乍现,开始构建交易系统,只做 ETF

1 月底初成,2 月初在上证 50 小试牛刀,赚了一把

随后 3 月市场大跌,也跟着亏损一波,然后收紧投资

此时心态还很稚嫩,当然主要还是缺乏盈利信心

根基还是交易系统没有完善

后来 4 到 6 月市场上涨,随即账户创新高,但是因为收紧投资,所以总收益并没有太多

在这段时间,也修复了不少系统 bug

是真 bug 的那种,数值计算错误的那种

随后 7 月市场开始震荡,又开始水土不服了

因为这时候还是人工确定什么时候该买入,什么时候卖出

具体什么时候,仍然不得其法,亏损扩大

一度让我有点放弃,甚至我已经转向买股票,又亏损一波

幸好坚持下来,在 7-10 月里积累数据和经验

10 月底确定了何时判断为强,何时判断为弱

也确定了买入和卖出的分时点

同时推出了程序自动决策功能

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我稳定盈利

特别是 12 月初开始的这波下跌

又让我损失惨重

于是再次灵光一闪:止盈

在 2022 年 1 月份开发出了回测系统和止盈系统

确定出了最佳止盈参数,同时也优化了强弱判断策略

回测效果很 OK

2022 年 2 月年后,开始按此运行

果然最小回撤,稳定盈利

平稳度过 3,4 月份的股灾,

也没有错过 5,6 月份的反弹

4 个月收益率 20+%

于是我开始有点飘了

7,8 月份想快速赚一波,买股票,当然还是出于谨慎,买了银行和地产

那你知道的,保交楼,我又亏大了

9 月份啧啧,股灾又来了

这次虽然已经下决心坚持策略,只做 ETF

但是打野标的让我亏损严重

打野的都是行业标的,行业情绪化更严重,跌起来就不是人

虽然确实也能做,但是极端行情回撤就会很大

与我目前的目标相去甚远

10月痛定思痛,才明白多不一定是多,少才是多(less is more)

那目前交易系统只做这 5 个标的:创成长,创业板50,科创创业50,上证50,科创50

这几个回测都是往东北角走的,回撤也不大

同时也都是宽基,行业风险小,稳定

按照策略回测从2021年3月份到现在(不完全统计)

这5个收益率总计60%。。。

好了,现在战船已固,前方即是星辰大海!

11 月,现在策略,操作,资金,心态都已处于稳定期了

截至目前,11 月收益率已经快 5%,很稳

那么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明天大阳线

有两个标的已经拿了9个交易日了,但是一直亏,真的今天我都想把他俩卖了,好来个解脱,但是交易系统说不卖,好吧,我忍住了。

我还是选择相信交易系统!

现在情绪已经到最极端的时候了,所以我觉得明天大概率大阳线反转!

不论这次结果如何,我都认了。

就这样。

——————————————

2022.10.26更新

已经全部割肉卖出,失败了。辣鸡!

交易系统全标的收益率回测新高了

交易系统全标的收益率回测新高了,目前总收益率27.47%,平均每个月2.6%!

image.png

但是因为我是从2月份开始跟踪的,而且第三季度去玩了会股票,试了试其他策略,导致第三季度收益率-10%,而交易系统第三季度收益率是2%,这一下就差了12%。

哎,不能瞎搞了,管住手,按既定规则交易。

有人说,即使给你一个90%可能能盈利的交易系统,你也不一定能盈利,我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是啥意思了。有人会觉得很简单,但是你实盘操作一下就知道有多困难了:

  • 你自己执行力是否够?
  • 能够无条件的相信交易系统?特别是有回撤的时候

另外交易系统也需要经历实战检验。没经过实战检验的交易系统,只是理论上的,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知道交易系统的效果。才清楚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什么地方需要完善等。只有经过实战的交易系统,才知道是否能持续稳定地获利。

加油吧!稳定复利,最小回撤,做时间的朋友。

更稳定更小回撤的策略优化

昨天晚上突发灵感,给策略加上了一条非常简单的优化,发现对于某些标的提升十分明显:

image.png

图中蓝线代表之前策略回测结果,红线代表最新的回测结果

可以看出在某些标的上提升非常明显,其他标的或者是略有提升,或者是略有下降,但是总体上这条优化属于可以纳入的范围。

优化做了什么

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点:只要挣钱了,能卖就卖。

组合回测

在各标的组合回测中:

主线标的组合

仅做主线组合里,收益率似乎差异不大,但是就最近一次来说避免了大幅度的回撤

优化后

优化前

全标的组合

全标的组合两者最终收益率也是差不多,但是优化后曲线更平滑,收益更稳定,回撤更小

优化后

对比以前的曲线:

优化前

拉长时间的主线标的组合

从更长时间(18个月)跨度来看,收益率也是差不多的,主要差异还是在避免了最后一次回撤

主线标的组合优化后

主线标的组合优化前

总结

总的来说,新的优化可以平滑波动,减少回撤。主要差异在于之前策略会博一个高开,这个高开经常会有比较大的幅度,体现在收益率曲线上就是突然的大幅提升。但是如果博失败的话,就容易有大幅度的回撤。所以在行情好的时候用以前策略会拿到更好的收益,在行情不行的情况下使用这个优化能取得更稳定的收益。

那么行情好坏有一个最容易判断的方法:买入就赚还是买入就亏,买入就赚,说明行情好,可以去博弈一下,买入就亏说明行情不行,保本出。

然后提升明显的标的,那就直接应用新优化,提升不明显的标的可以应用变通的策略,行情好去博弈,行情不好保本出。

按这一思路修改之后,果然有所提升,看来以后需要灵活判断了

主线标的组合

全标的组合

拉长时间的主线标的组合

整体而言应用新优化可以更好的做到稳定盈利,最小回撤。在目前这个初始积累阶段,还是更需要资金的稳定增长。

FIRE基金策略调整

最近FIRE基金刷新了从2022年2月以来的最大回撤,目前为止为6.18%。

究其原因,并不是操作的问题,而是系统性原因,8月和9月市场行情不太行,导致每次上车都是白给,而中秋节后更是如此,在节后第一天上证50,深红利,银行等诸多标的提示买入信号,最后竟然买入到了满仓,其实那时候觉得应该也会继续上涨,没想到后面连续4天回撤了快3%!

image.png

从9月份系统回测图可以看出来,确实有巨大的回撤。

但是我的目标是最小回撤,稳定复利,高达6%的回撤可是不能接受的,而且这个回撤还不一定会结束 orz…

但是我发现回撤的品种全是之前定位打野的品种,然后我依稀记得之前得出过一个结论,打野基本上不赚钱,赚了亏,亏了赚,对净值只会起波动作用,而不是起增长作用。于是我便去掉打野标的进行了回撤,从2021年3月1日开始:

image.png

我惊呆了,标准的上楼梯曲线,一直保持东北角的上升曲线,几乎没有回撤,这不就是我追求的完美资金曲线嘛!17个月的时间,快60%的收益率,一年大概40%的收益率。

再对比下有打野标的的曲线(从2021年12月1日开始)

image.png

而对应的2021年12月1日开始的去除打野标的的曲线

image.png

两相对比,含打野的在总收益率上略胜一筹,其实也差不多,但是不含打野的避免了大的回撤,减少了波动。最重要的是,省心省力,诸多打野来回操作也挺消耗精力,一直持仓总会不可避免的关注股市。

所以我决定,++以后FIRE基金的策略调整为不做打野标的,只做满仓标的。++

其实可以想到,如果满仓标的有回撤,那么不论采用哪种都会有回撤,而根据打野的历史经验,打野基本不赚钱,那何必劳心费神呢。

现在基金只有20%的仓位,持仓有两个打野标的,这两个又是买入后就跌,目前亏损幅度还不小,= =!。下来就是等创业板转强,梭哈就完事了。

最近的失误操作

最近操作失误了很多:

  • 创成长低卖,本来长期仓位,由于自己心理原因:怕跌,给卖掉了,卖了之后一直涨。
  • 上证50,深红利低卖高买,也是本来说好的长期持有仓位,却想着做个T,没想到白白把成本T高。
  • 还没有出信号的时候,提前买入上证50,但是当天却没有信号,买后就跌。但是当天有信号的两个标的,没钱买,这两个标的反而大涨。一来一回损失不少。

总结一下原因:

第一、划定为长期仓位的,自己没有信仰,在看盘的时候就想去操作一把,就导致反向操作的发生。以后长期仓位的平时不操作,只在有买入信号和卖出信号的时候操作。

第二、坚定执行策略,按信号买卖,把自己当成机器人即可,减少甚至做到不看盘,减少突发奇想的操作。

以后计划:

  1. 补齐上证50,红利,深红利,创成长,双创的长期持有仓位,做股权现金平衡,只在策略信号发生时候操作
  2. 坚定执行策略,按照信号买卖
2022年8月23日更新

截至今天,昨天错误买入的上证50,已经亏损1%,而如果买入新能车则盈利2.3%,一来一回损失3.3%收益率,啧啧。

2022年8月24日更新

今天在-0.29%的时候认亏服输卖掉了,这一波总共损失3.59%的收益率,好吧,也不算太惨重,及时止损。今天幸亏卖掉了,收盘的时候上证50跌1.01%。

2022年8月25日更新

MD今天早上也不知道哪里犯抽把红利在1%处给清仓了,后来涨了2.21%,我吐了,而且这个是长期仓位,为啥我要卖呢??

以后上面总结的两个原因和计划,切记切记。